解放军"测绘王"青藏铁路动态测量精度误差仅0.3米——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国内新闻
    解放军"测绘王"青藏铁路动态测量精度误差仅0.3米
2009年12月18日 09:22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王明孝(右)在西北高原执行测绘任务。 李效强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测绘王’来了!”从雪域高原到祁连山下,每逢遇到重大测绘任务,军地测绘人员无不翘首期盼。

  “测绘王”名叫王明孝,是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22年来,他翻越200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穿越1000余条河流,行走路程相当于绕地球12圈半,完成了边界联测、青藏铁路、怒江水电站、酒泉“陆上三峡”风力发电等30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测绘任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其中3项科研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7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测绘空白,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测绘王”身居大西北,“王”,是他的姓氏,也是一顶标志卓越的桂冠。

  “中国的第一条高原数字化铁路,必须由中国人来测量!”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地质结构最复杂的高原铁路。按照设计要求,铁路的动态测绘绝对精度误差必须小于1米,而我国的动态测绘最高绝对精度误差却远远大于这个数值。如果请西方发达国家 测绘人员进入青藏线实地测绘,费用高达5亿人民币,青藏高原地理信息机密也将泄露。

  “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王明孝坚定地说,“中国的第一条高原数字化铁路,必须由中国人来测量!”

  经国家权威部门考察论证,青藏铁路轨道线格尔木至拉萨市1142公里的51.8万个基本点和11万个关键点卫星测绘任务,最终交给了王明孝带领的测绘分队。

  2005年春节前夕,王明孝带着测绘分队踏进了冰封雪裹的青藏高原。测绘现场海拔四五千米,气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测量仪器反复出现黑屏,一上午竟然没有测出一组完整的数据……背着氧气瓶,裹着皮大衣,经过上百次试验,王明孝研究出保温避风的卫星测绘轨道车,实现了青藏铁路沿线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动态测量,测量精度误差仅有0.3米。随后,他领衔攻克50多个技术难题,创新12种作业方法,研发出10多套应用软件,完成了51.8万组三维坐标、11万组关键点位数据的准确测定。同时,他完成了中科院中国西部冰川地区两个重点测绘课题、1000多幅数据图的测绘工作,受到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青藏铁路通车一年后,他创造的“利用差分站提高测量精度”的技术,被西方国家运用到数字化铁路建设之中。

  “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技术援建,是测绘兵义不容辞的责任。”王明孝用一个个测绘奇迹,实践着他对祖国的承诺。

  近年来,王明孝还深入怒江流域承担测绘任务。原始森林中,雪崩、泥石流、雷电、洪水频发,棕熊、毒蛇出没,王明孝几次险些掉进万丈悬崖。历时12个月,他以惊人毅力跑遍了无人区、无图区、无控区的数百个测绘点位,完成了1000多幅1:10000比例尺的带状地形图的数据采集编制工作。在此进行基础上完成的某项课题,获2008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150多天攻关探索,他为新型制导武器安上“眼睛”

  2000年夏季,王明孝带队在祁连山下某部执行测绘任务。他发现,传统的炮兵测地法采用光学经纬仪、陀螺经纬仪、测距仪等常规仪器,用交会法等简单方法测定坐标和高程,定位速度慢、精度低,严重影响部队快速反应能力。

  “能不能把测绘高新技术应用到炮兵训练上?”王明孝大胆设想。于是,他把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集成运用,使炮兵快反效率提高了7倍,射击精度提高了5倍。

  那年,我军某新型制导武器装备研制期间,命中精度成为无法突破的“瓶颈”问题。王明孝临危受命,开展攻关。

  夏天的戈壁沙漠,地表温度高达五六十摄氏度,王明孝天天流鼻血,两个月掉了30斤肉。测绘途中,卫星定位仪被晒坏了,他迷失了方向。所带干粮吃完了,他靠吃草根维系生命。最终他用刀片把卫星定位仪修好才走出沙漠,使宝贵的试验数据派上用场。

  150多天的攻关探索,王明孝终于为这一新型纠导武器安上了“眼睛”。

  国家权威部门对该型武器进行不同距离、不同环境、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试验,结全部命中目标,精度达到100%。为此,兰州军区给王明孝记二等功。

  2007年8月,“和平使命-2007”多国联合反恐军演在俄罗斯拉开战幕。作为联合军演地理空间信息保障单位的领头人,王明孝指挥一辆辆新型多功能野战测绘保障车,开进演习地域展开作战测勤保障。演兵场上,他使用电子笔快速绘制数字地图,实现了从采集到判绘、从编辑到印制的野战制图数字化。

  近年来,王明孝的军事测绘信息科研成果在部队训练、演习、执勤等工作中广泛应用。2007年,王明孝还将影像应用到作战指挥领域,研制成功了“网上影像地图”,并积极向部队推广使用安全可靠的战场可视化平台,使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跃上新台阶。

  1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技术顾问,他带领的团队科研实力空前壮大

  2009年11月18日,“兰州军区信息工程科技创新工作站”在兰州军区测绘信息中心挂牌成立。1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技术顾问,王明孝带领的团队科研实力空前壮大。

  然而,仅仅5年前,这个测绘信息中心还是一个专业对口率不足60%的普通技术单位。

  几年来,王明孝潜心培养新人,终于打造出一支测绘信息保障一流团队。

  业务处参谋刘兴科,是个软件开发高手。在青藏铁路轨道测量任务中,他对王明孝主持的一项课题提出质疑。王明孝鼓励他大胆创新,刘兴科重新研究开发相关软件,实现了数据自动接收、实时评差解算、自动输入成果,提高工效20多倍,该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今,刘兴科已经成为兰州军区“科技标兵”、全军测绘领域某项技术学科带头人,2009年,只有本科学历的刘兴科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直接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大学生干部冯东海,在参加5次重大演习测绘保障任务中,因表现突出立功受奖,提前调级,被任命为中队长。2008年12月,冯东海还被总参测绘局授予“全军测绘专业特级技术能手”。

  王明孝先后被军内外8所院校聘为研究生导师,他不仅给年轻干部传授专业知识,更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野战保障队队长马怀武,大专学历,在这个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体的单位里,一度产生自卑心理。王明孝把他纳入科研攻关小组,思想上关心,技术上帮带,使马怀武顺利度过成长期,成为思想和业务方面的骨干。仅3年时间,马怀武就两次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荣立个人二等功。

  这些年,王明孝还把各级奖励他的35万元,拿出来奖励年轻人,给他们配备信息化设备和工具,并指导年轻技术干部完成了3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16项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奖,他一个都没有署名。(记者 马三成 特约记者 魏春 通讯员 黄宝峰)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