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岁数的人,也不求升官,只求能做点事,我们不怕对领导说实话。”
“只要情况属实、数字真实,言之有理有据,我们就送到总理案头。”
1月1日,国务院公布的《政府参事工作条例》正式实施。
一个多月前的2009年11月13日,在国务院参事室成立60年之际,新聘任的6名国务院参事开始履行使命。至此,国务院参事的总人数达到了206人,在任参事共有53位。
提起参事,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和神秘。国务院参事室是国务院主管政府参事工作的机构,是政府决策的智力支持机构;国务院参事由国务院总理聘任,他们是有德、有才、有望之士,其中不少人是中国各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参事的重要责任之一,便是“对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对于国务院参事而言,他们的建言可直达总理案头。
去年末的一天,在中关村附近的一处老式小区里,74岁的沈梦培把记者让进了屋。
这套不大的三居室,简单干净。客厅很小,周恩来和朱镕基两位总理的照片挂在书房门的两边。走进书房,电脑的上方放着温家宝总理的照片。
除了周总理的照片,另两幅照片都是沈梦培与总理的合影:一张是沈从朱镕基手中接过聘书,另一张,则是他与温家宝共同举杯。
有如此的礼遇,与沈梦培的一个身份密切相关--被称为“政府智囊团”的国务院参事。
“先生”云集的欧式小院
每周二上午,沈梦培都要从海淀黄庄站坐上地铁,用50分钟时间赶到前门下车。再向东走三四百米,走进一处欧式小院。不远处就是热闹的天安门广场和前门大街,但这个小院静谧优雅,红楼蓝瓦,少了威严,多了亲近。
这里的人见面,多以“先生”相称。即便是传达室的师傅,也会在桌上铺上一张报纸,闲暇时用笔蘸水练毛笔字。
这里,就是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办公地。
国务院参事室与共和国同岁。1949年10月28日,周恩来总理主持遴选任命了32位政务院参事。1949年11月11日,政务院正式设立了参事室。尽管参事德高望重,但长期以来鲜与公众交流,其名单也鲜有出现在会议报道中,因此对外界始终隔着神秘面纱。
2009年11月13日,6位“年轻人”成为国务院参事室新聘参事,小院着实热闹了一番。他们分别是: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琳,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马力。
至此现任国务院参事达53人,而新中国成立60年来,由总理直接聘任的参事一共206人,按照发放聘书的顺序,每人都有唯一的编号。除国务院设立参事室外,省级人民政府一般也设政府参事室。目前,全国共有参事900多位。
“年轻人”已不年轻。根据《政府参事工作条例》,参事的首聘年龄不得低于55周岁,不高于65周岁。
刚过完55岁生日三个月的许琳说,“在单位已经是老人了,在参事室却成了最年轻的‘年轻人’。”
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曾告诉媒体,选聘国务院参事最重要的条件,是其本人的专业知识和资政能力。目前在职的53位参事,主要是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来自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他们一般都是著名的专家、学者;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中共的具有宏观管理经验的专家型领导干部。“党内、外的比例是4:6,来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占多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