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第一架完全以太阳能为动力的载人飞机飞上天空。这架由瑞士科学家研发的“阳光动力”飞机机体状如蜻蜓,翼展超过63米,与空中客车A340机型相当,却轻得多,仅1600千克,整个项目至今耗资7000万欧元。再看它的初飞表现,离地高度:1米;移动距离:300米……虽“稚嫩”了些,已足见梦想的高远。
当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共识,当寻求绿色能源的科技浪潮日益高涨,新能源飞机何时起飞?各方专家亮出观点。
航空业成“吃油老虎”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仲政教授认为,寻找可大规模替代石油产品的新能源,已成航空业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数据显示,未来几十年间,石油将仍是第一能源,而交通运输业是其最主要消耗方。权威调查《国际能源展望2004》预计,2001-2025年全球应用于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费年均增长2.1%,其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30个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将完全来自运输部门,其他国家则有三分之二来自这一部门。而航空业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可称得上是“吃油老虎”。
算经济账,近年来,航空业的发展始终受制于燃料,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供需矛盾的激化甚至地区局势的紧张都会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稳定,风险隐伏;算环境账,航空煤油这一传统的石油产品,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也并不乐观。寻求可再生清洁能源已经迫在眉睫。
烟草也能“托起”飞机?
日前国外有科学家发布研究结果,称烟草的燃烧效率比任何植物都要高很多,若对其进行转基因处理,进一步提升燃烧效率,它将成为新能源的有力竞争者,甚至可以“托起”飞机。该项研究最终走向未知,但针对飞机新能源的多方努力和大胆设想可见一斑。
复旦大学新能源研究院院长赵东元院士坦言,找到可承担飞机动力重任的新能源,从技术上说不难,关键点在经济性。在航空领域,不像其他工业部门一样拥有现成的可替代能源使用。比如发电行业可以利用风能、水利、核燃料,陆上交通工具也能够灵活使用更节能高效的氢动力、电力等。
航空业本身软硬件的“大块头”,令能源升级换代的成本更为高昂:新型燃料的技术成本、设备改造的硬件成本,甚至大规模替代必然引发的管理优化成本、人群习惯带来的隐性成本,这些都对新能源的探索和推广提出了难以回避的要求。可以说,若没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任何一种液体燃料想要“伤筋动骨”地替代石油,都是极其困难的,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
发展应以汽车为榜样
虽然面临种种难题,但多位专家不约而同提出,发展新能源飞机,中国科技力量应尽早介入,占得先机。
专家指出,在新能源领域,是我国航空技术宝贵的“统一起跑”机会,若不能及时把握,显然将错失发展良机,陷入始终亦步亦趋的被动怪圈。应该向“汽车”学习。我国汽车专家很早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大力投入,如今已争得“不落人后”的可喜局面。
据了解,我国科学家已对应用于飞机的新能源逐步展开研究,复旦大学化学系余爱水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将目光聚焦锂空气电池。这一负极为锂、正极为空气的全新动力源,让锂直接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极高能量转化效率,目前已初步进入应用性研发阶段。
常州一家公司已与法国航空公司达成最新合作协议,共同研制全球首架以太阳能和氢能作为动力来源的“绿色飞机”。该新能源动力飞机的等比例模型已在2008年的全球航空展上亮相,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