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新农民工到新市民有多远? ——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国内新闻
    武汉晚报:新农民工到新市民有多远?
2010年02月02日 14:48 来源:武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10年的“一号文件”不出意外,仍然锁定农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出现。“80后”、“90后”农民工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2月1日人民网)

  何为“新生代农民工”?坊间的定义,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第二代不同,乡愁渐渐淡薄,他们对故土有疏离感,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已经与市民差异不大,他们对城市有认同感,强烈渴盼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

  如何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如何同化他们,而不是排斥他们是个大问题。假如在城市里再搞出个“二元结构”,出现城市边缘的“贫民窟”现象,那是城市之错。

  其次,城市需要从制度建设上保证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新市民。一方面拆除制度篱笆,比如改革城乡二元户籍体制,让他们从身份上成为新市民,有归属感。另一方面则是提供福利保障,如果没有让农民工取得同等的福利,新生代农民工即便褪去了农民工的标签,也是脆弱的新市民,他们的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差距依然难以逾越。

  最后,城市需要平等赋权,在新生代农民工走向市民化的进程中,让新生代农民工拥有像市民一样的各种权利,最基本的,比如选举权。

  对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的不公平,假如我们还解释那是一个新生群体,社会还没有做好准备的话,现在我们不能再为漠视“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找到借口,他们需要的财富和权利的平等,而他们所奉献的城市有义务赋予他们。王石川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