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西安交通大学一名曾经获得“长江学者”称号的博士生导师李连生被撤销了博导资格。在校方这一举动的背后,是6名老教授连续两年多,对这名博导涉嫌学术造假的实名举报。然而近日记者对该事件进行采访时发现,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6名老教授在举报过程中,曾多次被校领导劝阻。(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3版)
6名老教授举报“长江学者”李连生,是因为他申报我国高校科研最高奖项之一——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却并没有专门从事过报奖专业的研究。在他的报奖材料中存在严重窃取他人成果的行为,造假信息多达30多处。知名教授如此肆无忌惮地进行学术造假,不仅让人觉得无奈,更令人愤怒。在被多名老教授联名举报两年后,李连生最终被学校撤销博导资格、撤回报奖。
然而让笔者感慨的,不仅仅是一些学者学术造假,而是对举报学术造假的教授们,大学的管理者竟然进行了 “劝阻”,让举报者停止对学校进行“伤害”。
校方劝阻对学术造假者的举报,按照一些校领导的说法,是为了不要对学校造成“伤害”。可这些校领导不可能不知道,劝阻举报只能将问题掩盖一时。劝阻对造假者的举报,不但会让造假者可能逃脱应有的惩罚、获得不该获得的荣誉,更会在学校里起到不好的作用。
事实上,校方劝阻对学术造假者的举报,恐怕不仅仅是为了不对学校造成“伤害”。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是获奖者个人的荣耀,也是所在学校实力的体现。
在报道里有一处细节,一位校领导对6名举报者说,你们如果是为了利益,我们可以转达李连生们,让他们把教育部一等奖匀给你们一些。这样的话看起来,或许挺“够义气”。只是,学者搞科研乃至我们办大学,是为了个人利益吗?
在校方劝阻举报者的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校领导说的一句话:现在高校弄虚作假成风,你们不要大惊小怪。这可能是一句实话。不过这样一句实话,让人觉得悲哀。
面对这样的不正常状况,大学的管理者熟视无睹,甚至让大家不要大惊小怪,让人难以接受。6位教授没有接受劝阻,对造假者持续进行举报,最终让对方受到惩罚,值得钦佩。但我们谁又能保证,更多造假学者能被举报、处罚?
从表面上看,校方对6教授揭发造假的劝阻,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味道,但正是这样行为的存在,比个人造假行为的存在可怕得多。学者个人造假,有着较大的风险。而劝阻揭发的校领导,让人看到端正学风面临着巨大阻力。
6名老教授连续两年多举报学术造假终获胜利,其实,只是一次让人笑不出来的胜利。 (-李清 作者系媒体从业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