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账本”,又何谈监督?从严格意义来讲,无论是《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还是民意的驱使,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只见几个难觅具体对象的“天文数字”,云遮雾罩,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就难免形式主义,乃至有规避监督之嫌。
继广州首开先河公布市级财政预算之后,广东省财政厅日前也首次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10年省级财政预算。不过,此次公开的省级财政预算只有“粗线条”,没有“细纹路”。不仅市民没法下载细看,财税专家更是直言难看懂,无法解读。(3月29日《新快报》)
相信很多人依然清晰记得,在两个月前召开的省人大会上,财政厅回应人大代表吁求时表示,目前要公开财政预算“于法无据”,“还需要法律支撑”。平心而论,财政厅此番出人意料来个180度急调头,自觉在网上“晒”账本,无疑迈出了公共财政管理透明化的重要一步,理当为之击掌。然而,所谓的“公开”仅限于露出几根主骨架,不见血肉,乃至中山大学的财税专家也慨叹读不懂预算“天书”,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抱着良好的愿望,人们可以解读这只是一次“试水”,但是,基于了解公共财政预算信息属于纳税人和人民天然的权利,民众期待信息公开内容更全面,科目更细化,释文更清楚,对比更具体,显然不应是奢望。事实上,由于人大审议政府财政预算报告,不少代表本身就因“看不懂”而存在“走过场”成分,因而社会层面更广泛的“事后”监督尤显必要。
比如,广州去年首次财政预算公开,就“不幸”被民众挖出“9间机关幼儿园年财政补贴达6000万”等“老问题”。事实充分证明,公共财政信息的真实、完全、及时公开,利于民众有效监督。反之,如果财政预算公开缺少最起码的诚意,不仅其作用与意义免不了大打折扣,也会直接损伤政府的公信力。
然而,读不懂“账本”,又何谈监督?从严格意义来讲,无论是《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还是民意的驱使,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只见几个难觅具体对象的“天文数字”,云遮雾罩,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就难免形式主义,乃至有规避监督之嫌。
有人大代表指出,一份看不懂的预算只能说是做得不好的预算。退一步讲,财政预算确实有其专业性,普通百姓读不懂尚且不足为怪,但专家也读不懂,包括预算公开本身就语焉不详,那就不是“专业性”能一言蔽之了。推而论之,既然已经公开,又假如目的十分端正,财政部门就有责任将预算做到化难为易,使之通俗易懂,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而不能一厢情愿地将责任推到“专业化”的头上。香港特区政府财政预算中,82个政府开支项目逐一罗列,最近5年收支统计一目了然,纳税人缴纳的每一分钱怎么花,花在哪里,市民都能在特区政府网站上找到详细数据,稍微有点文化的人都能看懂。如此公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
说到底,财政预算公开之“难”,不在“专业性”与技术操作,而在对民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认识和态度上。财政预算公开,本质的意义不仅是让民众监督政府如何花钱,而是将维护民众切身利益的权力交到民众手中。因此,公共财政的真正透明化是必然的选择。 牛日成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