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共捐“千吨爱心水”——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国内新闻
    中国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共捐“千吨爱心水”
2010年04月11日 12:05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贵州省晴隆县已经190多天没有下雨,一位小朋友只能步行在崎岖的山路上挑水回家
首批180吨网友爱心水整装待发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百年不遇的旱情吞噬着6000多万受灾群众的生命之源,503.4万公顷面积的农作物相继枯萎,一幅幅灾情图片记录着满目干涸,一片片绿洲变成了赤野千里;本应庆祝丰收喜悦的身影却只见枯死的禾苗,本应读书求学的孩童却不得不为寻找水源四处奔走。

  旱情是否持续加重?救援是否到位?偏远的村落会不会被遗漏?大旱无情,大爱无疆。从旱灾发生的那刻起,灾情时刻牵动着全国13亿人民的心,透过互联网,网民的心与灾区人民紧紧连在一起,大家纷纷自发地捐款捐物、献计献策。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互联网也再次凸显了广泛传递爱心、汇集民策民力的阵地优势。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

  继淘宝网“甘霖行动”捐款之后,近日,新浪网、阿里巴巴、支付宝等网站联合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面向广大网民又发起了“思源—甘泉”为旱灾地区捐建思源水窖行动。据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活动是为了解决灾区储水问题,把水留在百姓家门口。登陆各网站的活动页面可以看到,页面右上角不断显示着滚动更新的数据,下方则更新着参与捐助网民的“爱心名单”,捐款的数目、到账情况一目了然。

  据悉,此番针对西南旱灾的网上捐助,除了新浪网、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进行活动发起,新兴网媒和在线交易平台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前曾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募集旱灾善款的支付宝则为网民的便利捐助提供了可能。

  “互联网已经超越了信息提供媒介,而成为一种慈善力量。”活动发起者表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交互性功能的挖掘,它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与民间组织及活动的建构中,在社会运行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位在公益频道捐建思源水窖的网友接受采访时说:“捐助的方式有很多,我觉得网上捐助的好处在于,我们的捐助信息和去向都是看得见的,我自己就可以监督这笔善款的使用。关于捐助的项目,专家论证都是公开的,我自己认同了才去捐。除此之外,捐助还特别方便,坐在电脑前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了。”

  新浪公益频道主编崔红霞介绍:“我们的工程师已经在下面进行考察了,善款到位后就会很快实施,不需要进行更多的协调和等待。因此建设思源水窖的捐助才发起短短一天,就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关注和参与。干旱引起的生产、生活问题是非常惊人的,希望通过我们网络力量的介入,能引起更多人对旱灾的注意。”

  据悉,思源水窖捐助活动的善款将全部用于为旱灾地区的农户家庭安装水窖。在此次旱灾过后仍然会继续进行,以保证其他经常遭受旱灾地区的农户家庭也能未雨绸缪,建好水窖。

  网友积极转发“抗旱接力”帖

  “如果您是老师,请您教导您的学生在生活中珍惜每一滴水。如果您是家长,请您在生活中为您可爱的孩子做好节约用水的好榜样……”近期,一份“抗旱接力有你有我”的帖子在互联网上传得很“热”。

  4月7日,笔者的电子邮箱里收到网友“沧海”发来“抗旱接力有你有我”的邮件,邮件提示上显示,“沧海”是同时转发给了30名网友。在“原始邮件”一栏上,这份邮件分别通过“蜂鸟爱心社”、“大众商学院”和“漂在北京”等QQ群,已经转发给了成千上万的网友及QQ群,主题上还特别注明“为抗旱请你转发”的字样。

  这不仅仅是一个帖子,更是一首充满爱心的诗。帖中写道:如果您是公司领导,请您在公司里号召员工们节约用水;如果您是企业家,请您不要吝啬,请为抗旱伸出您的援手回报社会;如果您是一个有爱心的人,请您在生活中每一次与水有关的活动中,都尽量节约每一滴水,人们会因您的每一次节约而幸福、美丽……

  帖中还特别提醒:如果您看到这些图片文字,请您务必珍惜并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人定胜天,大家赶快加入到抗旱救灾的行列。”帖中最后的这句话,更是一种激励与希望。

  当日,当笔者把这个帖子转发给朋友后,同样引起了不少震动。首都师大外语系的蔡建军同学说:“像四川汶川地震和2008年雪灾等重大天灾之时,全国人民都会团结起来,捐款捐物,那时看到电视、听到广播都会很感动。这次特大旱灾,网友们以这种方式传递爱心,体现出很强的凝聚力。”

  “每次遇上大灾大难,全国上下都会团结起来。”北京崇文区工作人员赵迎春看到“抗旱接力”的帖子后,深有感触,“灾难就是大家共同的敌人,大家应团结一心去面对。”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