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震后首婴到人大代表:“小院长”的“大理想”
【解说】北京时间3月19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表示,要利用民间资本和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从震后首婴到人大代表:“小院长”的“大理想”
【解说】北京时间3月19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表示,要利用民间资本和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 杨震生
也可以引进一些民间的资本,进入养老体系,这样也会大大缓解我们的养老建设问题。利用大数据、医疗社区跟卫生站,要把我们一些老年人的姓名、住址,还有身体的基本情况,要做好摸底工作,做好登记工作,如果老年人发生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社区的工作人员就能利用大数据,来知道老年人的电话号码,查到他的地址跟他身体的基本状况,还有他儿女的手机号码。
【解说】出生于1976年7月28日凌晨6时的杨震生,是唐山大地震震后第一个在废墟中出生的婴儿。大地震那天,他出生在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帐篷里。父母为他取名震生,就是希望他“震后新生”。如今的杨震生是河北省唐山市民政事业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也是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在疗养院工作期间,他十七年如一日,用心照顾截瘫伤者,谈起灾后伤残人士的救助工作,杨震生深有体会。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 杨震生
我们每次自然灾害发生之后,都会造成一些伤残人,跟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很可怜,他们需要大家伙的帮助,需要我们整个社会来关心、关爱他们。让每个人都来关心一下残疾人,关心一下弱势群体,让我们的中国充满大爱,让我们的整个世界充满大爱。
【解说】杨震生说,如今距离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40多年,当年的截瘫伤者年事已高,年纪最大的已经93岁。每年春节,杨震生都会早早来到院里,和大家一起包饺子过新年。作为一名新代表,杨震生见证了家乡唐山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也对未来充满希望。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 杨震生
我们的农村医疗保障增加了,城乡低保的基数增加了,这都是利好的消息。这让我们中国人享受到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红利,让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我们有信心,在新时代下,我们的人民群众生活会越来越好,国家会越来越繁荣富强。
范思忆 闫宇赫 北京报道
关键词:杨震生 地震
分类名称: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