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7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7日刊文说,奥巴马日前“包办”巴以和平谈判,奥巴马政府无疑是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不过,操办谈判不仅仅需要高超政治智慧和协调能力,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政策和精力投入。奥巴马决心重拾克林顿路线,但很显然,美利坚当时权势与形象已不再。新政府要重现历史辉煌,需要付出艰难得多的努力。
文章摘编如下: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极力撮合下,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终于在9月2日坐到了一起,两人最终决定在本月中旬继续会面,并就达成一份永久和平的框架协议展开谈判。
华盛顿的这次聚会是奥巴马政府的重要成果。早在竞选当中,奥巴马团队就将促成巴以和谈作为执政后外交努力的重点方向。就职后,奥巴马任命的特使乔治•米切尔以及国务卿希拉里数次往返,竭力向双方施压,促使巴以早日回到谈判桌前。
奥巴马“包办”谈判
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其前任小布什在任八年期间,巴以问题受到了灾难性的忽视。小布什政府先是迷恋于其雄心勃勃的大中东“民主试验”,其后又焦头烂额地忙于应付伊拉克战争。
不仅如此,小布什政府毫不客气地采取公开认同以色列的方式,与当时的以色列强硬派领袖沙龙合谋,着力消除巴勒斯坦领导人亚瑟•阿拉法特的巨大政治影响力,致使巴以间的恐怖袭击与血腥报复愈加残酷,巴以间的和平曙光则渐渐黯淡下去。
及至小布什执政末期欲挽回政策败局、试图在和谈问题上有所作为时,已有心无力,大势已去。2007年11月,双方领导人奥尔默特及阿巴斯在美国的安纳波利斯握手言和,但很快,和谈希望就被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虽不对称却不间断的暴力博弈击得粉碎。
奥巴马上台后,中东政策开始大幅调整。为了打好穆斯林牌,华府对以色列的政策出现了重要变化。尽管美以间的特殊关系依然“牢不可破”,华府对巴以双方的支持力度仍然很不平衡,但很显然,奥巴马政府为了促成和谈,已经不再无条件地偏袒特拉维夫了,甚至特意打压以色列的右翼鹰派势力,迫使其依循华府的道路。今年3月,美国官员公开批评以色列在阿拉伯人聚居的东耶路撒冷建造1600栋犹太人新住房的计划。6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上,以色列的“核能力”20年来第一次被列入会议议程。
奥巴马政府竭力促成巴以谈判是可以理解的。巴以问题拖延不决,不仅仅会损害美国的外交能力,影响其20%以上能源进口的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将无法平息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浪潮。在中东地区,美利坚的形象亟待改观,只有这样,才能很大程度上使越反越恐的反恐战争解套。从目前来看,随着美军从伊拉克撤军,要稳定当地的局势,并进而更好地遏阻伊朗,也都需要巴以问题尽快取得进展。
巴以和谈需美持之以恒
不过,有充足的理由怀疑和谈的成效。60多年来,巴以之间屡次出现和平的曙光,又屡次陷入血腥厮杀的痛苦深渊,在希望与绝望间往复徘徊。与此同时,华府的政策也在反复变换,摇摆不定。
8月2日的谈判双方仅仅是从背对转向了面对,握手之后的实质谈判才是最大挑战。错综复杂的定居点拆除、难民回归、耶路撒冷地位、边界谈判等一系列问题,要在奥巴马宣布的“一年”当中解决,实在难以想象。
吊诡的是,如今执掌以色列谈判大权的,正是当年要坚定推进定居点建设、对前总理拉宾谈判出来的《奥斯陆协议》持强烈批判姿态的内塔尼亚胡总理。和他的对手阿巴斯一样,两人在内部的执政地位都不稳固。后者更是岌岌可危,不仅占据半壁江山的哈马斯反对他参加谈判,连法塔赫内部也有不少质疑声音。在这种情形下,谈判双方能做出多大让步?
奥巴马政府无疑是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来“包办婚姻”的,不过,操办巴以间的谈判不仅仅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协调能力,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政策和精力投入。
1993年,年轻的克林顿就职总统只有8个月,就成功促成了《奥斯陆协议》的签署,在白宫南草坪上,阿拉法特和拉宾间的历史性握手成了此后始终无法超越的经典。遗憾的是,随着拉宾的被刺以及巴以形势的恶化,克林顿政府的外交关注方向也出现了偏转,《奥斯陆协议》逐渐成了一张废纸,美国丧失了最好的历史机遇。7年后,巴拉克与阿拉法特握手时,克林顿已届下台,其政策很快被后任打翻在地。
奥巴马决心重拾克林顿路线,但很显然,美利坚当时的权势与形象已经不再。新政府要重现历史辉煌,需要付出艰难得多的努力。假如巴以能就永久和平达成一份综合框架协议,那么奥巴马将彪炳史册,其业绩远远超过克林顿。(李因才)
参与互动(0) | 【编辑:官志雄】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