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3日电 最新一期的香港《紫荆》杂志刊文说,近些年中国空军演习频繁,这些演习透露出来的信息是,空军已经通过在不同条件不同背景的各类演习,大大提高了远程、跨境远程打击能力,作战半径上千公里的战役战术级别的作战能力已完全具备。在世界上这种能力应当讲可以排在前五名,也就是进入了空中“五常”。
文章摘编如下:
远程空中精确打击是现代军事强国的基本能力。因为空中力量的基本特点是打击范围大、飞行速度快、攻击火力强、自我保护好,能不能够具备这个能力,是中国空军目前战略性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
远程能力进入“五常”
由于历史的原因,解放军空军长期执行的是一种“国土防空”的战略指导,如轰炸机只是作为“守卫国土”的一个配角来对待。这样的视角长期限制了与战略轰炸机作战必需配套的电子侦察、电子预警、空中加油、电子信息作战飞机的发展。但新的战略形势决定了空军战略的转变,即能遂行大跨度、远距离空域作战任务。
中国疆域广阔,东西跨度5,500公里,南北相距 5,200公里,如果在战时实行跨区机动作战加上空中加油,就必然形成对敌人战略作战上的一种强大的心理与实战上的双重威慑力,特别是对敌人的海上作战舰艇将会是一种致命打击。在近海岸数百公里到上千公里的范围内作战,以100架左右的轰炸机计算,每天一次出去,这一百多架次的战略精确打击,足以让对手的一个强大的航母编队望风丧胆。这还不算上战术攻击机和其它战斗机的“空中联合打击”的力量。
战略轰炸机比起战略、战术导弹的好处,一是精度高,二是弹量大,三是可以重复使用。有消息说中国某航空集团正在研制战略隐形轰炸机,如消息属实,解放军空军“攻防兼备、有效打击”则又新增添一大利器。
按“攻防兼备、有效打击”的战略指导,解放军空军重视远程打击训练。1994年,空军首次组织了大规模空中进攻战役实兵演习;1996年,空军首次举行了多机(兵)种未知条件下的攻防对抗演练;2000年,空军首次举行在电子干扰条件下空地立体对抗战法研练验证;2000年,空军首次组织航空师整建制机动综合战备演练任务;2005年,空军首次成功实施带有战术背景的大吨量空中加油;2006年,空军航空兵首次全团成建制形成了空中加油能力;2007年,空军首次跨军区联合组织大型运输机与歼轰机混合编队在复杂背景下机动演练;2008年,空军首次组织军区空军司令部带成建制部队进行对抗演习;2009年,空军首次组织大机群在南海进行远海打击演练;2010年,在“和平使命2010”军演中,空军首次进行跨境远程对地打击演练。
这些演习报导透露出来的信息是,空军已经通过在不同条件不同背景的各类演习,大大提高了远程、跨境远程打击能力,作战半径上千公里的战役战术级别的作战能力已完全具备。在世界上这种能力应当讲可以排在前五名,也就是进入了空中“五常”。
大飞机仍是“短板”
由于大飞机工程的历史性延误,今天空军大型保障飞机数量不足,缺少自主创新的大飞机作为加油机、空降运输机、设备维护伴随运输机、预警指挥机、电子战支持机等,难以适应进一步的远程和高强度作战需要。
更重要的是轰炸机、战斗轰炸机比例太少。中国空军要彻底从单纯空防型转型为攻防兼备的远程战略空军,必须大力发展战斗轰炸机和轰炸机,使空战飞机与多用途飞机的比例起码要达到1:1,甚至达到1:2的比例。
10年前美国的兰德公司研究判定中国空军“是一支打不出家门的空军”,今天的看法是“可以在岛链内实施有效作战”。
人们常常说的“远程作战能力”是一个相对的距离概念。美国空军是全球作战,其空军轰炸机的远程就是全球范围,其B-1、B─2、B-52的作战半径都在8,000到10,000公里左右,加上400多架空中加油机保障,以及空射巡航导弹上千公里的作战距离,美国空军远程作战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但解放军空军的“远”不是全球作战上的远,而是可以足够保卫自己在近海的战略利益不受侵犯距离上的“远”。这种“远”以现在的空军装备的战略轰炸机,加上一定力量的加油机保障,是可以达到的。然而要突破至四到五千公里远的目标,中国的作战飞机在“隐形化”、“超音速巡航”、远程火力等技术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李想)
参与互动(0) | 【编辑:程涛】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