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海外华文报摘

港媒:中国外交官“进出”更加多元化的背后

2010年12月30日 14: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30日电 香港《大公报》30日刊文说,近年来的一些人事调整正在表明,中国外交官的进、出变得更加多元,外交系统与其它部门及地方政府的互动有所加强。政情观察人士指出,一个深层次的背景因素是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力度和深度空前广泛。

  文章摘编如下:

  在建国之初,中国外交人才奇缺,许多军队干部卸下戎装,走上外交岗位,“将军大使”成为中国外交一景,当时更看重的是外交官的政治素质。但由于外交工作的专业要求很高,此后,经过大学培养的外语、国际关系等专业人才走上外交岗位,并成为外交官的主流。

  但也正因为外交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外交人才流动几乎全在本领域内,除了部机关,就是在驻外使馆工作,不像别的部门官员可以互相交流调动,或到地方担纲党政领导职务。同样,别的部门官员也鲜有机会进入外交系统工作。

  这一情况现正悄然改变,一方面,更多的其它部门官员进入外交系统,譬如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被任命为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出任中国驻世贸大使。另一方面,外交部官员的“出路”也变得更加宽广,最有说服力的是先后两任外交部党委书记王毅、王光亚,现在分别执掌国台办及国务院港澳办,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郑泽光近日也出任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

  政情观察人士指出,中国外交官进、出更加多元化,一个深层次的背景因素是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力度和深度空前广泛。外交工作已不仅是政治性的,而是涉及经济、金融、海洋、商贸、知识产权、气候、环保等方方面面事务。从G20到气候变化大会,从汇率斗争到贸易摩擦,不仅与外交息息相关,甚至成为外交的焦点和中心,因此需要其它系统的官员“加盟”外交。

  像丁伟出使文化气息浓厚的意大利,是一招柔性外交的妙棋。同时,其它部门和地方由于外事活动频繁,也需要得到外交部的支持。郑泽光出任南京市副市长,对于将举办青奥委会的南京来说,在对外交往方面,无疑是雪中送炭。(马浩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