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2日电 香港《文汇报》22日刊文说,“用工荒”反映的是农民工对工资低、环境差等的一种诉求,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真正实现同工同酬。有专家指,中国农业劳动力依然过剩,今年的用工荒并不是劳动力的绝对短缺,而是用工方目前的待遇条件等无法满足劳动力的要求,解决用工荒离不开市场的调节作用。
文章摘编如下:
春节后,全国各地“打洋工”者明显增多,老百姓对于出国打工的观念越来越开放,仅湖北去年出国务工人员就达2.2万人,其中建筑工、赴日农业和制造业劳务、到中东的医护人员占据了多数。对此,不少企业老板叫苦不迭。然而,“打洋工”对“用工荒”的冲击真有那么大?
农二代讲究城市归属感
目前,“用工荒”已不仅限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城市。随着用工荒波及的地域范围跟工种范围的不断扩大,各地使出的招工手段更是花样翻新。春节刚过,上海的许多企业老板专程包车到河南、江西等劳务大省招工,加薪15%仍招不足人。河北的某公司干脆使出了先发红包的手段,依然收效甚微。位于南京的国内第三大劳务市场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提供了近2万个就业岗位,但从春节开市后至今,仅有1000多农民工上岗,用人单位招工不足一成。
“用工荒”反映的是农民工对工资低、环境差等的一种诉求,农民工采取的是用脚投票的方式,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真正实现同工同酬。相比农一代,如今的农二代更讲究一份城市归属感。
此外,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抢劳力”亦是造成用工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从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到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再到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直至江西、河南、湖南这样的劳动力流出区域。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迁址西部,当地农民工的工资已与沿海城市不相上下,受困于目前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农民工在社保、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待遇问题的考虑,相关企业仅仅靠加工资亦已很难挽留农民工。
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周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农业劳动力依然过剩,今年的用工荒并不是劳动力的绝对短缺,而是用工方目前的待遇条件等无法满足劳动力的要求,解决用工荒离不开市场的调节作用。(一波)
参与互动(0) | 【编辑:程涛】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