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中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甫抵嘉义,便在下榻酒店与当地近20位基层民众茶叙。这些民众2年以前游览福建武夷山,与陈云林巧遇,当面邀请他来嘉义,一句客气话未料成真。图为陈云林入场后,与嘉义乡亲一一握手。中新社记者 董会峰 摄
中新网3月1日电 澳门《新华澳报》1日刊出署名文章说,可能是出于其个人在两会谈判中的经历,陈云林在饯别宴上有感而发吟诵“让他三尺又何妨”。千言万语,就在于“让”字。近期赴台参访活动的意义十分重要,充分体现胡锦涛“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指示的精神,释放了许多善意,强化了两岸合作意愿,将对今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文章摘编如下:
海协会长陈云林率领该会经贸考察团赴台进行为期六天的参访活动,昨日完满结束。这是海峡两会成立二十年来,大陆海协会长首次率团赴台进行交流活动,见到了许多老朋友,也认识了一些新朋友,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两会交流的正常化。而且,陈云林还跨过了浊水溪,深入民进党大票仓的高雄等地,不但受到了当地业界和民众的热烈欢迎,而且也未遭遇到民进党所组织的规模性的骚扰,只是有一些“独派”团体所组织的群众在集会,但也仅止是象征式的,而且也只是为了选举造势之举,并不妨碍此次参访活动。因此,此次参访活动的意义,十分重要,充分体现了胡锦涛“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指示的精神,释放了许多善意,强化了两岸合作的意愿,将对今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在前晚的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的饯别宴上,陈云林以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为例,希望两岸同胞同为骨肉兄弟,应互相关照、互相拉拔。他说,桐县西边有条“六尺巷”,一百米长。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当时叶姓与张姓两家,为在宅地上造墙,双方互不相让。当时张家是康熙年间担任礼部尚书的张英祖籍地,家人写了一封信寄到北京,告诉礼部尚书“有人要占我们三分地”;张英看了信以后,微微一笑,提笔写了一首诗,诗中写到“万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陈云林说完这首诗后,全场鼓掌。他接着说,因为张英的这封信,张家迅速将墙退出三尺,叶家一看,张家这么大的官,能够退让三尺,于是也退让了三尺,“这百米长的‘六尺巷’,流传为中华民族的一段佳话。”陈云林认为,两岸同胞都是骨肉兄弟,就像面对经济危机时,“兄弟相帮,共度难关,只要我们这样继续走下去,我们两岸的经济就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快发展,我们两岸人民也将在越来越快的经济发展当中得到实惠。”
然而,大陆涉台官员并非是首次引用这首诗。但为何同一首诗,大陆涉台官员每讲一次,台湾官员都仍是感到那么新鲜,那么惊喜?就在于“忍让”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尤其是海峡两会谈判,是有着非常生动的激励劝谕作用的。而且,由陈云林来本人吟诵这首诗,可能还有着更深一层的涵义,起码是出于其个人在两会谈判中的经历有感而发,道出台湾朋友们许多所不知道的细辛。千言万语,就在于“让他三尺又何妨”中的“让”字。
苦辛只有陈云林才最清楚,因而才有感而发吟诵“让它三尺”了。只要两岸双方用诚意、善意多做沟通,不但可以化解危机,甚至可把危机化解成转机。(富权)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