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3日电 香港《大公报》3日刊文说,中国致力构建的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湿润柔软”的社会,能够依靠内在的沟通互动机制来柔性地、有序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政协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文章摘编如下:
加强社会管理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大热点问题。在“两会”之前,众多新迹象也表明了中央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央专门举行了省部级干部班,专题研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前往国家信访局倾听访民反映意见;多位高层官员在各省市视察时也就社会管理开展了调研。在2日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也就此问题表态说,政协委员们来自社会各界,他们对于社情民意的了解比较深、比较具体,能在协调关系、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方面多做工作。
中国的改革现在已涉及到全社会各个领域。社会转型带来了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与此同时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又不甚通畅,一些民众利益受到侵害而无法解决时,往往只能选择对抗甚至极端方式来求解决。这就容易造成整个社会的僵化与干燥,而越干燥的社会就越脆弱。在这种背景下,加强社会管理,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利益,就显得极为重要。
作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政协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凸显出来。在经济格局调整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利益群体和组织,也不断地被及时吸纳进政协中,政治协商已经成为各级党政决策之前的一道重要程序。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各团体、各界别、各民族宗教之间,借此共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推动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与此同步的是政协组织建设的加强。在去年底到今年初的各省市“两会”上,最突出的看点之一,就是各省政协主席的大规模调整,一批年富力强的新主席上位。目前,多达九省出现了省委副书记兼任政协主席的模式。这意味着各省政协的一把手与省人大、省政府的一把手,一道进入了省委领导班子。不仅有利于政协的意见进入决策层,也有利于协调解决政协工作遇到的问题。
这一新现象的出现,最直观体现出政协话语权的提升。近几年来,中共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几部重要文件,促进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重申政协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赵启正2日还披露,有12个省级或者副省级的党委出台了类似的文件。
中国致力构建的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湿润柔软”的社会,能够依靠内在的沟通互动机制来柔性地、有序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这样的机制,比任何防弹车、防暴盾牌、警用钢叉都管用。政协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