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6日电 《香港商报》16日刊出评论说,“十二五”规划涵盖中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规划特别要求增加生态环保以及社会民生的指标,以此来促使地方政府接受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从中央战略转变目标。这反映出中国的发展不单是经济范畴,而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背后是综合和整体性地考虑发展,着重体制、社会文化资本的作用。
文章摘编如下:
“十二五”规划代表着中国发展的阶段性演化。“十一五”规划开始改变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规划指针方面有所修改,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性指针,包括生态环保项目。因此,十二五规划要求增加生态环保以及社会民生的指标,以此来促使地方政府接受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从中央战略转变目标。
突出生态环保和民生指标
十二五规划涵盖中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但相对于过往计划或规划,最突出的是生态环保和民生的指标。
在环保方面,强制性指标从过往的两个增为六个。十二五规划的目的是使居民收入高于、或至少相等于经济增长。从政策上转变为藏富于民的民富。
以科学发展观为框架
至于产业方面,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心。整个十二五规划的各个政策创新和新发展,实际上都归属于科学发展观的框架之内,除了上述如环保、民生和产业的重要政策外,还有胡锦涛最近提倡的包容性增长,其中便包括收入分配改革,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从根本上扭转中国历史上长期的社会结构矛盾,扩大经济分享的范围,消弭收入不均问题,而且十二五规划更明确地提出要改变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
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文化事业入手,前者的均等化,进一步支持包容性的增长模式;后者则移风易俗,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样的科学发展观内涵,反映出中国的发展不单是经济范畴,也因此不能单依靠市场或以效率为尚,而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背后是综合和整体性地考虑发展,着重体制、社会文化资本的作用。(陈文鸿)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