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外报:日强震影响国际格局 东亚一体化将加速

2011年03月18日 10: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本9级大地震的灾情继续扩大。宫城县警方13日晚判断,这次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肯定会导致上万人死亡”。东京股市14日开市暴跌,日本中央银行目前已向市场紧急注入7万亿日元。  

  中新网3月18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刊出评论说,日本地震灾害除了让日本本土遭受重创之外,还将对今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影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将明显增加,人们再度担忧刚刚企稳的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心理预期短期内将以疑虑不安甚至悲观为主。此外,中日韩印等国主导的东亚乃至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由此加速,美国的东亚主导地位由此进一步被削弱。

  文章摘编如下:

  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业已进入灾害的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地震直接破坏,导致建筑损毁、人员伤亡;第二阶段是地震引发海啸,海水所到之处可谓哀鸿遍野;第三阶段是地震海啸引发的核危机,导致核爆炸和核泄漏。这场规模空前的大地震,引发人们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知识的广泛兴趣,对核安全话题的广泛谈论,对日本救灾及灾后重建问题的广泛担忧。但震灾除了让日本本土遭受重创之外,还将对今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何种影响,是人们在关注震灾事态进展之余非常关心的问题。

  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将明显增加,人们再度担忧刚刚企稳的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心理预期短期内将以疑虑不安甚至悲观为主。

  首先,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短期内由于灾难而大幅缩水,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和最大债务国的日本经济缩水,势必拖累全球经济增速。

  其次,大宗商品价格将在前期持续走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显示强劲上涨势头,而日本央行通过“印票子”的方式抗震救灾和开展灾后重建,是其无奈的本能选择,但势必导致日元从升值通道重归贬值周期,由此加剧全球输入型通货膨胀,新兴国家抗击通胀的压力势必进一步加大。

  其三,各国纷纷检讨甚至暂停核能计划,甚至让核电站停产,短期内势必加大全球能源供应压力,由于此前中东北非局势已大幅拉升国际油价,以油价飙升为标志的能源危机,恐怕成为全球今后一段时期内亟待解决的最紧迫课题之一。

  助推东亚一体化

  中日韩印等国主导的东亚乃至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由此加速,美国的东亚主导地位由此进一步被削弱。日本灾后重建将需要强大的外部财政支持,中韩是继美欧后的另一重要资金来源;其经济复苏更加依赖外部市场的拉动,中、印、东盟等无疑也是助推其经济复苏的强大市场引擎。

  同时,从长远看,日本将来会进一步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中、韩、印及东盟无疑是其未来新一波海外投资热潮的首选场所。在此过程中,日本和中韩印度及东盟的经贸依赖度进一步加深,不仅平衡并减弱了其对欧美的经济共存度,客观上也将加速东亚经贸一体化进程。

  尽管日本由于灾难而在短期内更加仰赖于美国的军事安全保护伞,日美同盟可能会在未来短期内呈现强化之势,但经此自然劫难,日本重归亚洲的步伐将被迫加快,政治上同东亚邻国实现更大整合的需要也将显得更加紧迫,这也将在客观上推动东亚政治、文化一体化进程。

  力量对比变化加速

  加速国际力量对比格局的变化进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崛起态势更趋明显。即将投入灾后重建的日本,一定会成为吸引全球投资的另一重要热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将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海外投资力度,逐步开始启动从产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型的变革大幕。

  同时,这次震灾无疑会进一步加速中国在经济总量上摆脱甚至大幅甩开日本,进一步拉近同美国距离的进程,中国经济攀登全球头名的过程将进一步缩短。更为重要的是,日本灾后重建进程中对资金、市场、资源的三重饥渴,将进一步加大其对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的依赖程度,这无疑更加速并凸显了新兴国家的崛起过程,进一步放大了中国及新兴国家崛起的影响效应。

  核安全恐慌导致全球防扩散及安全格局发生重要变化,“无核世界”愿景将成为未来二三十年乃至半个世纪的全球安全关键目标。在此背景下,伊核等僵局将会由此有所松动。

  2011年首个季度,全球就出现一东一西两个冲击波:一是中东北非,另一个就是日本灾难。这两个冲击波让全球唯一霸主美国的两个盟友(链条)几乎同时受损,一定程度上会加速削弱其全球掌控力,无形中让中国等新兴力量的地位相对更显重要,而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无疑也将加速亚太世纪的到来。日本大地震对未来国际政经格局的影响是否会如上述路径所料,我们且慢慢验证。(张智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