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吃麻辣锅前 喝牛奶垫底保肠胃?

2011年03月22日 17:31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坊间流传吃麻辣锅前先喝牛奶,可以降低辣对口腔及肠胃的刺激,医师认为其实效果有限,且会误以为已做好保护措施而过度吃辣,反而造成伤害。

  紧张的工作之余与三五好友大啖麻辣锅可是一大享受。食客盛传,吃麻辣锅前先喝杯牛奶有助降低辣对口腔与肠胃的刺激,只是,看在医师眼中,这个妙方不但效果有限,更可能因此有侍无恐,反而加重麻辣锅对身体组织的刺激。

  台湾双和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詹维轩表示,牛奶可以附着在味觉的乳头上,降低味蕾对辣的感受,胃乳的浓度比牛奶更强,附着力更强,但只要吃进几口食物后,这些附着的牛奶或胃乳即会随着食物下肚,对于降低刺激的效果可说是极为短暂。

  保护口腔行不通,但进到肠胃是否对于消化系统可以提供保护效果呢?这点也令人存疑。

  双和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陈明尧表示,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及脂肪,的确具有保护胃黏膜的效果,可中和刺激性食物,但如果刺激性的食物太强,不论牛奶或是胃乳都无法达到完全保护的效果,还可能因为自以为做好保护措施,未节制的进食,反增加对胃部的伤害。而有些乳糖不耐症患者,喝下过多的牛奶还会造成腹泻。

  有些人平常即补充益生菌来强化肠胃道机能,陈明尧解释,益生菌可以改善肠胃道菌丛,或许可以改善消化不良,但对于麻辣的刺激或伤害则没有帮助。

  麻辣食物下肚 破坏胃黏膜

  食用刺激性食物,胃黏膜会遭到破坏,甚至直接伤及胃壁组织,造成胃发炎、胃溃疡、甚至胃出血或胃穿孔。临床上曾接获患者因出血求诊,经检查发现,患者的胃部黏膜烂烂的,彷佛被烫伤一样,与典型的胃溃疡相比,病灶较多、浅且小,一问才知道,患者在几个小时前才吃过麻辣锅。

  陈明尧指出,胃有很多神经,患者会感到胀、痛等反应,端视其接收到的刺激而定。吃进麻辣锅后会感到胃部有麻热感,这种感受通常不会持续太久,若隔日仍有麻热感,很可能是胃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使得黏膜保护力变差,让胃酸直接刺激神经所致。

  吃麻辣锅时,不但食物本身就具刺激性,且吃的量多、油腻,再加上一些汤汤水水的,如果本身肠胃功能就不好,例如肠燥症或是胃食道逆流患者,受到的刺激可就更大了。胃食道逆流时,甚至会在胃酸的加乘作用后,更加重食道灼烧的情形。

  吃麻辣锅前先喝牛奶,其实与先吃食物垫底的道理相似,都是让胃部有缓冲作用,减少一下子接触太过刺激性食物,对胃部造成伤害。而与喝牛奶相比,以食物垫底应该是更实际的方法。

  吃辣前,先吃些食物垫底

  陈明尧提醒嗜吃麻辣锅者,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食。先进食不具刺激性的食物垫底,例如白饭、白锅中的青菜或肉类等,之后再慢慢加点辣,让之前的食物与辣食产生中和作用。最忌讳在完全没有食物垫底的前提下,直接让辣食下肚,对胃的刺激可是既直接又强烈的。

  民间偏方效果有限,还是得从减少刺激着手。詹维轩建议,吃麻辣锅时尽量不要太烫或太辣,减少食用颗粒粗糙的食材,例如豆皮或是油条。烫、辣、粗糙对口腔黏膜都是一种刺激与伤害,加乘下的伤害就更大了。

  此外,吃麻辣锅的频率不要太高,黏膜组织的修复约需48~72小时,修复后即无大碍,但若反复刺激,也会增加病变的机会。

  如同喝酒一样,吃辣的确可以训练,但可以吃辣并不意味身体组织可以承受更强的刺激,反而容易在没有警觉的情况下,胃部无声无息的承受更严重的破坏,如同酗酒者可能千杯不醉,但肝却坏死一样。

  陈明尧表示,辣对胃并非完全属负面因子,一点点辣可以刺激胃部血液循环,强化黏液分泌的功能,有助保护胃部,但如同天平一般,小辣有助胃部功能,太辣对胃部的直接伤害可就远超过促进血液循环的优点了。

  多喝点水 降低刺激性

  要减少麻辣锅对口腔与消化系统的刺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先过水,减低食物的刺激性,但此方式对于嗜吃麻辣锅的美食者似乎是无法接受的方法,这时也可选择在进食过程中,多喝点水,既然不能在体外稀释辣度,至少可在胃部稀释,降低刺激的浓度。

  很多人吃得太辣后,猛喝冰开水,詹维轩表示,喝冰开水除了降低辣的浓度外,还具有麻痹的效果,这属于救急的方法,一旦惯用此方法,口腔神经的感觉会疲乏,愈吃愈辣,对于口腔黏膜的破坏也愈强。

  不论对口腔或是消化系统,享用美味麻辣锅的同时,又想减少对组织的伤害,关键在于降低食物的刺激程度,只要掌握关键要诀,美味与健康还是可以同时兼顾的。

  (摘自台湾《常春月刊》334期)

分享按钮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