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澳媒:十二五“双同步”让“幸福”更给力

2011年03月25日 13: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诸多内容涉及民生议题。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中新网3月25日电 《澳门日报》25日发表社论说,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战略,被称作“双同步”战略。这是中国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有利于提振消费,让百姓能切实分享到经济增长的蛋糕,让“民生幸福”的施政理念更加实在,给力。

  文章摘要如下:

  不久前在北京闭幕的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今后五年中国的发展绘画出新蓝图。这几年,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帮助了世界摆脱金融海啸困境,逐步走向复苏,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因此,中国的每项重大计划举措的出台,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关注。在这次全国人大会议敲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就更受各国注目,一些内容引起热议。

  其中之一,是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战略,被称作“双同步”战略。纲要订明的目标是:“今后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同期,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年均增长7%。”这一战略亦见诸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审议期间,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指出,“双同步”战略是中国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五年后,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十个百分点以上是可能实现的。

  对“双同步”表示怀疑的西方人士认为,未来中国居民工资上升、收入提高后,将带来生产成本上涨,从而拉动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仅会推高国内通胀压力,还会影响世界市场的稳定,很可能使世界一些主要经济体产生滞胀的风险。持类似观点的,恐怕并非仅仅西方人士,国内也有不少人存在这种看法或忧虑。

  对此,中国的专家学者认为,“双同步”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措施,它不会推高国内的通胀预期,更不会向世界“输出通胀”。其理据是,不能只看到居民收入增长和劳动报酬增长,忽略了与之同步的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果只是单纯强调前者,那当然会有通胀威胁,但因为是“同步”,两相抵销,产品价格会保持稳定,甚至下降。由于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在消费者购买力增强的同时,生产力也获得提高,因此不会对供求关系和产品价格产生明显影响。

  对于“双同步”将导致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胀”的说法,经济学家认为只是“臆测”,无法成立。由于目前的“中国制造”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主导的加工贸易产品,工资成本在最终价格中所占比例极小,即使随着工资成本的大幅提高,充其量也只是逐步挤压国外供货商、零售商所享受的超额利润,而不是导致产品价格的提高。反而是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影响更大。事实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中国出口的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二月份中国出现的贸易逆差便是个清晰讯号。它提醒我们,“双同步”战略,应该推动中国改变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状况,更积极地拓展国内市场、增加居民消费。使中国将从“世界工厂”逐步转化为“世界市场”。

  长期以来,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之下,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速目标明显低于经济增速目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滑。针对这一情况,温家宝提出,“在未来五年,将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要做到这点,就要大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大力调整和规范收入分配关系,扭转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将之缩小,这不但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控,还需要企业家身上“流淌道德的血液”。

  无疑,分配的改革将释放出强大的消费力,与此相配合,今后五年中国将充分挖掘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可以预期,“双同步”战略的实施,可以让百姓切实分享到经济增长大蛋糕,并有利于提振消费,从而更加均衡有力地拉动中国经济向前迈进,走上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轨道,使中国加快奔向国强民富的目标。

分享按钮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