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执行撤离在利比亚人员任务的4架伊尔-76运输机北京时间3月4日将陆续回到北京,其中第一架运输机于当日8时36时左右抵达北京南苑机场。...
中新网4月15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5日刊出评论说,纵观历史,中国人移居海外已有2000多年了,但有中国人的地方却没有领事保护。成立领事保护中心是中国外交工作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外交在继护侨外交的新姿态之后,正继续向现代化转型。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外交部2007年8月21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新版《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两天之后,中国外交部又在原领事保护处的基础上,正式成立领事保护中心。中国外长杨洁篪在仪式上指出,领事保护是外交工作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事关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执政能力建设。
为什么说领事保护算得上是中国外交重大转折呢?这得从中国历史上说起。纵观历史,中国人移居海外已有2000多年了,但有中国人的地方却没有领事保护。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从未在外国设立过外交及领事机构。明清以来,当时的王朝实施闭关锁国和严格的海禁政策,对海外华侨被任意欺凌,残杀等,采取“概不闻问”的态度。
领事保护是转变的第一步
让中国外交转变波澜不惊的第二个原因,可能是中国每年从中央到各部委发行着不计其数的小册子,及成立了层出不穷、架床叠屋、有用没用的各类机构,在中国人眼里实在是不稀罕。但随着今年2月底至3月初,中国外交启动应急机制,快速动员军事力量和商业运输能力,海、陆、空三路全方位、大规模地从利比亚安全撤出3.5万余名中国公民,中国外交已是让世人刮目相看了。
不仅如此,利比亚撤离中国公民的行动实现了中国“四个第一”:第一次采用了海陆空联动的撤离方式;第一次大规模动用民航飞机,租用外国邮轮和飞机;第一次采用将人员摆渡至第三国再撤回国的方式;第一次使用只有一张纸的中国公民应急旅行证件。
如果说撤离中国公民行动彰显了中国实力及全球话语权,那么日本东北部爆发的连串重大震灾、海啸与核灾后,中国放下历史恩仇情结,以“感同身受”及人道主义立场,积极协助日本救灾,则展现了中国大国的风范。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对日本表达了关怀心情与救援意愿。接着,中国国家级的救难队率先各国到达日本重灾区,首批救援物资亦很快空运到东京,进而提供了日本最迫切需要的燃油。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则是亲自到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向日本的罹难者表示哀悼。中国没忘记2008年四川大地震时,日本政府及人民提供的援助,以人道主义大爱化解隔阂,提升中国软实力。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外交在继护侨外交的新姿态之后,正继续向现代化转型。(储昭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