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5日电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24日刊出评论说,调查显示中国国民的阅读率已连续多年下跌,如此低的阅读率实在是与中国文化大国的称号不相称。在此情势下,除了多读书,更重要的是涵养健康的阅读方式。
文章摘编如下: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是一个充满书香的日子。然而,一年年呈下降趋势的全民阅读数据,让人们开始担心阅读的生存环境。
在传统阅读与现代阅读的交融与争锋中,中国对省会青年阅读现状进行调查,诸多问题引发中国人的思考:图书馆青年阅读群体缺失,功利性阅读日益加剧,防止电子阅读带来“浅阅读”……
中国国民的阅读率已连续多年下跌,据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人均每年阅读图书仅为4.25本,远低于韩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如此低的阅读率实在是与中国文化大国的称号不相称。在此情势下,靠一年一度的阅读日来提振国民阅读效果寥寥。除了多读书,更重要的是涵养健康的阅读方式。
健康的阅读方式不是死读书,追求读书的量,而是获得知识,提高素养和强化能力,否则就是百无一用的书呆子。事实上,每年中国出版的各种读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有很多是装帧漂亮但内容粗制滥造的垃圾书。多读这样的书,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因此,涵养健康的阅读方式,首先是出版界的拨乱反正,多出精品、少制造文字垃圾;恪守学术中道,不为市场所污染;谨守知识产权原则,避免走盗版歧途。
其次是对阅读者的正确引导,从孩子抓起,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和大学阶段的必读书籍目录。再次是阅读者的文化自觉,形成活到老、学到老和读到老的良好风气。还有就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使数字阅读发挥失效。
除了阅读载体和平台的建构以及阅读者的自觉,健康的阅读方式还必须依靠“文化识见”,即靠“考察、游历、体验、创造”的实践来验证阅读而来的书本知识。既“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一个都不能少。正如鲁迅所言,“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再如:“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这种“英雄所见略同”绝非巧合,乃是指正的一条客观真理,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知行统一的哲学命题。这靠浅尝辄止的阅读是无法实现的,在信息时代尤其如此。事实上,文本阅读率的下降并不能说明阅读率的偏低,因为很多阅读是通过虚拟世界完成的。这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
通俗虽美味却未必营养
另一方面,虚拟空间的阅读又存在着潜在风险。沉溺于此的阅读往往会将人引入脱离现实的虚空世界而破坏人与自然知行合一的和谐关系。正如蜚声全球的意大利作家、学者艾柯所言:“因特网使一些人完全成为坏信息的受害者”。
美国著名文论家莱斯利•菲德勒在其著名的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圣经的《越过边界——填平鸿沟:后现代主义》中提出经典文学已经终结,当代的西方文学实际上是通俗文学。他认为所谓“通俗”----无不利用童话、新闻报告甚至色情小说的因素和手法。也就是说,现代化的生活快节奏使得经典尘封且佶屈聱牙,阅读费力费时且不合时宜;而现代通俗之作却又异化为快餐文化的东西,固然“美味”却未必营养,恰如麦当劳或肯德基一般。如此阅读,显见有其负面甚至有其灾难性倾向。
并非所有的阅读都有益处,阅读率越高并非越好。关键是健康的阅读方式,才能将“好读书”和“读好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打造传统的书香中国和现代化的信息中国。(张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