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刚过,龙舟鼓声又在南湾湖响起了。屈原自沉汨罗江已有二千多年,当时楚国人十分怀念这位爱国诗人,据说起初人们是用竹筒装饭投入江中的,好让水底的蛟龙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个叫区回的人说白日见到一个自称三闾大夫的人向他投诉,说人们历年所投的竹筒饭大多都被蛟龙吃掉了,要求区回如果奠祭,要用练树叶包裹,再以五色丝带捆绑,因为蛟龙最害怕这种叶和造型云云。大概这就是最早的粽子。
我喜欢读司马迁的《史记》,因为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描绘屈原被顷襄王放逐到湖南时,披发行吟于泽畔与渔父的一段对话,“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更突显三闾大夫独立不阿的性格。当时渔父劝他“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漕而啜其醨。”但屈原表明宁可自沉于江底也不会过这类随波逐流的生活。其实渔父这段说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随大流总不会错到哪里,只是屈原是一个曾经在权力中心,为国家、为君王出谋献策的重臣,眼看强大的楚国逐渐走向衰落,那种锥心之痛,并不是有饭吃有衣穿就可以消除的。司马迁到汨罗江凭吊屈子而流泪的同时,也提出“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就算是贵为相国,一旦离职便可以立即过档到别国当官去,绝对没有过冷河制度的制约。
屈原是大官也是诗人,诗人的气质都比较理想化的,他不听渔父的劝吿情有可原,但楚王项羽是一介武夫,当兵败逃到乌江时,也是渔父劝他渡江回去以图再起时,他却只要求渔父帮他把战马运到对岸去,自己却以少于汉兵十倍的兵力奋力作战,以此证明自己不是无能,而是天要亡我,最后力竭而死,成就了汉的一统天下,自己也成为悲剧英雄。楚是大国,春秋战国打了几百年仗最后被秦灭了。楚汉相争,项王又败于刘邦,虽然如此,楚地却是中国文化一个异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单单一条粽子,便在历史中飘香了二千年,而且还将继续飘下去。
(摘编自《澳门日报》 文/公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