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大公报:美财长承诺还债“含金量“有多大?

2011年05月30日 09: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料图:美国财长盖特纳  

  中新网530 香港《大公报》30日刊文说,面对美国债危机一触即发,美财长盖特纳日前说不拖欠债务。据悉,美国在十多天前已达到了14.3美元的举债上限。此外,美国要解决偿债问题,化解债务困境,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因此,美财长承诺还债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大,人们心中都有小九九。

    文章摘编如下:

    面对美国国债危机一触即发,美财长盖特纳日前说不拖欠债务。

    笔者注意到,盖特纳在承诺中搬出了宪法,拿宪法保证还钱。按理,堂堂世界超级经济大国,偿还国债不会是儿戏。然而,了解美国现状的人们都清楚,美国正面临着空前的财政危机。

    据悉,美国在十多天前已达到了143千亿美元的举债上限,有媒体戏称美国债台已抵达月球。如此可怕的债务,当然令人忧虑加深。那么美财长的承诺还债,为何难解公众忧虑?

   举债上限难提高

    美国要解决偿债问题,化解债务困境,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美财长要化解国债途径难题指望提高举债上限,但美国国会却是一个门坎。这是由美国体制决定的。不久前,美国总统曾发出“通牒”要推行医改,并在给予国会压力下通过。但去年11月美中期选举,美国会变天,美医改不但寿正终寝,共和党议员还扬言追究白宫违法责任。而今,美众议院在由共和党把持的状况下,要提高美国举债上限,恐怕不是易事。

    媒体指出,共和党希望操纵表决债务上限的机会,在开支削减与预算节制方面向对手施加压力。假若美国国会与白宫在提高举债上限问题上达不到共识,很可能会由此引爆美国债危机,也会危及美国大选。笔者相信,出于方方面面考虑,不论奥巴马还是盖特纳都会全力以赴与国会博弈,渡过举债难关。至于如何博弈就需要看奥巴马总统及两党的智慧。

    美财长难以化解国债危机的忧虑还在于金融市场。本来,对于金融市场,凭借美元世界霸主地位,美国应对债务危机从来都是有底气的。但此一时彼一时。盖特纳认为,一旦金融市场开始怀疑美国应对危机能力,就会产生一种非常蛮横的力量,一种非常难以控制而代价巨大的力量。这不是危言耸听。

    事实上,对美国国债,世界金融市场越来越抱不那么信任的态度。不要说欧元在不断地叫板美元,就是“金砖五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旦美国再出现像金融危机那样的问题,美国国债危机就随时有爆发的可能。

    减低失业路漫长

    其实,人们对化解美国国债危机信心不足,更在于美国经济依然处于不良状态。美劳工部201012月公布美国失业率为9.8%,失业人口1500万,其中41.9%处于长期失业。

    战后自1948年至今,美国失业率超过10%的情况出现于两个时期:一是19829月至19836月(高点在8211月,为10.8%);二是200910月至200912月(高点在0910月,为10.1%)。第一轮失业率调整过程显示,从10.8%调整到6%,经历了410个月,从10.1%调整到6%,经历了45个月,从10.1%调整到6.5%,经历了36个月;以10.1%为起点,对比两轮调整速度,本轮在经历11个月后,失业率从10.1%调整为9.8%,而第一轮在相同的时间内,失业率从10.1%调整为7.2%。这说明,本轮失业率调整速度比较缓慢,未来之路仍然漫长。

    美国目前失业人数为1512万,考虑到经济结构的调整,扣除800万自然失业人口(危机前为600万),仍有712万人。以每年增加150万就业岗位计算,失业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4年多的时间。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截至2009年底美国贫困人口达4400万,贫困率达14.3%,创1999年以来最高。美农业部报告显示,自20075月至20109月,美国领取食物券人数从2600万人增至4200万人。

    令人费解的是,对于美国经济长期处于不佳状态,鲜有美国政界人士反思美国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而是一味拿新兴国家说事。如此眼睛只向外不向内,就注定美国很难摆脱国债危机困局。如此下去,当然令人们对美国国债危机忧心忡忡。因此,分析美财长偿还美国国债承诺含金量有多大,人们心中都有个小九九。(冯创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