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3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日刊文说,人民币国际化是必须的(也是无可避免的),但得在市场原则的指导下谨慎进行。正确的政策调整顺序至关重要。无论如何,人民币成为真正国际货币之路却不会是坦途。
文章摘编如下:
汇丰银行最近发布了一份乐观的报告,预测中国人民币将在今年内成为世界上三大结算货币之一(与美元和欧元并排)。人民币似乎正在没有引起什么关注的情况下,悄然迈向国际化。其它的关键问题,是人民币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重要国际货币,和是否会对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
任何国际货币都会在发行国以外的国家被持有和使用,作为计价单位、交易媒介、居民或非居民的价值贮藏等职能。毫无疑问,人民币国际化将给中国带来诸多潜在好处:
消除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
增强金融机构的资金效率,从而加强它们在环球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降低和周边国家的交易成本,并因此促进贸易;
减少中国持有美元资产的需求,和减少外汇储备的资本损失风险;
最终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之一,让中国在国内和国际经济政策上有更多发挥的空间。
中国官员相信,人民币国际化是让中国在不过度受自己无法控制的外部条件束缚的情况下,设定自己的目标的方法。
目前,中国在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发行人民币债券及和外国央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香港地区的人民币存款正在大幅度地加速增长。
在一种货币的长期单边升值过程中,以汇率套利为目标的投机资本就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涌入。热钱会增加货币升值的压力,使宏观经济管理变得更加复杂。投机者在游戏结束时套利退出,将导致接受热钱的国家的福利,蒙受巨大的损害。
人们或许会感到好奇,热钱和非居民所持有的人民币存款间有什么区别。答案取决于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存款的动机。人民币的吸引力应该来自中国强劲的经济基本面和对其经济的信心。如果持有人民币存款的原因是期待人民币升值,那么人民币国际化所取得的成绩将很容易被逆转,并给货币当局造成诸多未来问题。
幸运的是,中国货币当局已经注意到对人民币资产的正当需求和热钱之间的微妙差别。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将比国际投资者所预期的更为慎重。
人民币国际化是必须的(也是无可避免的),但得在市场原则的指导下谨慎进行。正确的政策调整顺序至关重要。无论如何,人民币成为真正国际货币之路却不会是坦途。(余永定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