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港媒:李嘉诚回应“年轻人应否成李嘉诚”具启示

2011年07月08日 11: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料图:李嘉诚  

  中新网7月8日电 香港《文汇报》8日刊文说,香港长实集团董事局主席、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李嘉诚日前在该校毕业典礼致词中,提及近期媒体热炒的“年轻人应否成为李嘉诚”话题,藉“柠檬汁人生观”鼓励年轻人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既蕴含深刻哲理,又结合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

  文章摘编如下:

  6月29日汕头大学举行“2011届毕业典礼”,香港长实集团董事局主席、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李嘉诚先生在致词中,提及近期媒体热炒的“年轻人应否成为李嘉诚”话题时指出,每一个人各有不同的独特天赋和经验,他勉励学子转化逆境活出自我,“逆境和挑战只要能激发起生命的力度,我们的成就可以超乎自己所想象的。”

    他说:“生命抛来一颗柠檬,你是可以把它转榨为柠檬汁的人。要描绘自己独特的心灵地图,你才可发现热爱生命的你,有思维、有能力、有承担,建立自我的你;有原则、有理想,追求无我的你。”李嘉诚藉“柠檬汁人生观”,鼓励年轻人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既蕴含深刻哲理,又结合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

  人生奋斗过程与结果价值同样重要

  “年轻人应否成为李嘉诚?”本人作为一名年轻人,也曾经与香港、美国、中国内地的年轻朋友和同学探讨过这一问题,结果发现大多数年轻朋友对人生的价值更重视结果,却忽视了奋斗的过程。

    大多数年轻朋友羡慕的是李嘉诚先生现在的财富、名望和地位,而对李嘉诚先生经历过的苦难、逆境和挑战知之不多。李嘉诚先生在童年时,父亲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为了给父亲治病,一家的生活过得相当清贫,两顿稀粥,再加上母亲去集贸市场收集的菜叶子便是一天的粮食。父亲逝世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学校用他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我曾经对一位年轻朋友介绍过李嘉诚先生苦难的童年时代,并问她愿意经历这样苦难的童年吗?这位朋友沉吟良久后说:“我担忧我无法经历这样的人生考验。”

  “逆境和挑战有益论”与智者殊途同归

  李嘉诚先生说,他学到最价值连城的一课,是逆境和挑战只要能激发起生命的力度,我们的成就是可以超乎自己所想象的。我也认为,逆境有助激发人的潜能,增强人的意志。虽然“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携少伟男”并非绝对,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却是规律。

    法国文豪雨果说:“上天给人一分苦难时,同时也给人一分智慧。”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说:“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明,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爱因斯坦说:“通向人类真正的伟大境界的道路只一条—苦难的道路。”李嘉诚先生的“逆境和挑战有益论”,与最优秀的人类智者殊途同归。

  法国启蒙主义学者鲁索说过:“十岁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给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李嘉诚先生说:“我要拒绝愚昧,要持恒地终身追求知识,经常保持好奇心和紧贴时势增长智慧,避免不学无术。在过去七十多年,虽然我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下班后我必定学习。”逆境和挑战激起生命力度,持恒地终身追求知识,自律、克己和谦逊,渐渐凝聚与塑造一个成功基础,我认为这是李嘉诚先生走向成功的道路。

  李嘉诚先生说:“贫穷不一定是缺乏金钱,而是对希望及机遇憧憬破灭的挫败感。很多人害怕可上升的空间越来越窄,一辈子也无法冲破匮乏与弱势的局限。我理解这些恐惧,因我曾经一一身受。没有人愿意贫穷,但出路在哪里?”我认为,这段饱经沧桑、洞悉世情、触及香港年轻人心灵脉搏的话,值得包括我在内的香港“八十后”、“九十后”、“零零后”年轻人深思。

  的确,贫穷不一定是缺乏金钱,而心灵的贫穷更加可怕。哲学家罗素指出:“真正的幸福绝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们,幸福只在辛勤的劳动、晶莹的汗水和生命的睿智中。”人生的出路在心灵的充沛,而并非只在养尊处优的环境。在李嘉诚先生成长的年代,香港社会艰苦,是残酷而悲凉的。那时候没有什么社会安全网,饥饿与疾病的恐惧是强烈迫人;求学的机会不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贫穷常常像一种无期徒刑。今天香港社会新的富足,为大部分人带来相对的缓冲保障,这是许多像李嘉诚先生那样的前辈胼手胝足,筚路蓝缕为香港社会奠定的基础。

  李嘉诚坦白地对学生说:“我爱当我自己!”这句话意味着,上天赋予每一个人独特生命的同时,也赋予每一个人热爱自己和塑造自己人生的责任。(杨嘉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