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外媒:美国减赤争拗缘何长期陷僵局?

2011年07月18日 15: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视频:美上演“债务”大战 奥巴马拂袖而去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7月18日电 加拿大《星岛日报》17日发表社论说,美国国债上限将在今年八月二日冲顶。届时若美国会不提高借债上限,世界上许多国家拥有的美国国债,将面临降级甚至违约的威胁,对世界经济的打击不可估量。为此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美国会减赤字争拗的进展。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国债上限将在今年八月二日冲顶。届时若美国会不提高借债上限,世界上许多国家拥有的美国国债,将面临降级甚至违约的威胁,对世界经济的打击不可估量。为此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美国会减赤字争拗的进展。中国亦在十四日公开要求美国确保债主国的权益。

  对美国国内民众,减赤争拗的结果更将对他们的利益造成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提高美国国债上限谈判长期陷于僵局的原因,是两党都要藉这次机会,增减自己支持或不支持项目的拨款及税收,是一次社会利益重新划分的重大变更。而在两党党内,亦是一次权力重划的较量,更将为明年的美国大选定下基调。

  由于谈判的结果将在今后十年甚至数十年中,持续影响相关团体的切身利益,是两党在政府作用、政治理念、社会福利政策等方面的决战,从而决定美国今后走向。为此,代表这些相关团体的议员们,在预算谈判中口气强硬、坚不让步,以至谈判迟无进展。

  倒是民主党籍的奥巴马总统,很早就表明自己立场。即要废除布殊时代给富人减税的优惠,而事关民主党利益的医疗照顾和医疗补助拨款亦可减少并进行改革。奥巴马的底线是,这次增国债上限,不能只是权益之计短期止痛,而要着眼长远,即解决国债不断增加的长期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说,谈判是一种让步的艺术。两党议员都很清楚,他们最终必须就提高国债上限和减少赤字达成协议,双方都必须让步。但由于事关重大,他们轻易不敢松口。

  继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美国债作出看淡前景或威胁降级的宣布后,推进减赤谈判的关注,近日最终落到了美国民意走向上。

  连日来,美国各大民意调查机构高度关注美国选民对两党在减赤谈判中表现的评价。同时,从奥巴马总统到国会两党议员,也密切关注自己选民态度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在谈判中的立场。

  十一日发表的民调揭示,美国民众对国会支持持续下降,成年人中对国会议员表现持正面评价的仅剩下一成八。满意美国前景的民众,从年初的百分之二十三,降到本月的百分之十六。这对现任议员明年连任选举造成了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减赤谈判中的各方,都开始直接诉诸选民。奥巴马日前警告,如果在八月二日国债上限到顶之前两党仍无协议提高债务上限,政府就无法按时寄出退休者和残障人士的社安金支票。

  民意也对当前减赤僵局的症结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周三公布的民调显示,绝对多数美国人认为,将达成的减赤方案,应同时包含共和党坚持的削减政府开支的诉求和民主党要求的增加富人税的内容。只有二成美国人认为减赤方案只须减少政府支出。

  周四公布的民调更明确指出,百分之六十七的美国人,支持减赤方案同时包含减开支和加税内容。

  这些民调结果,对迄今拒绝对任何加税方案的共和党议员施加了很大压力。

  在联邦众议院,百分之九十七的共和党议员,早已签字信守一个坚决反对税务总额有任何增加的誓约Grover Norquist's Americans ofr Tax Reform。由于先前把话说得太死,现在这些共和党议员难有退路。尽管在减赤案中加入部分增税或将导致增税的内容,现在看来已是达成协议不可或缺的条件,但对这些签下白纸黑字的共和党议员来说,那样做的政治代价仍然太高。

  近日民意调查显示,即使在共和党选民中,大多数人并不认为,光靠削减开支,不用增税就能达成减赤协议。这就是说,上述签约表态决不加税的联邦众议员,与大多数共和党选民的意愿和估计亦已不相符合。

  美国减赤谈判关系到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更直接影响美国国内民众社会福利、各种资源的再分配,与每个人的生活都休戚相关。各社会群体在这样的时刻决不该缺席,而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至少也应该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调整自己对美国社会和政治的认知,在今后参与政治活动如投票选举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