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克林顿不幸言中 美长期举债代价惨重

2011年08月02日 1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视频:奥巴马证实国会两党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8月2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日发表社论说,2001年卸任时,给继任的布什总统留下2369亿美元财政盈余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在2005年猛烈批评布什政府大量举债的赤字预算政策,指出这将导致美国经济陷入全面困境,而美国人也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现在看来,已不幸为克林顿所言中。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国会领袖赶着8月2日的最后期限之前,就延宕多时的调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问题达成协议,只要参众两院在星期一开会时表决通过,美国就能避免债务违约问题及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一系列冲击。

  根据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参议员里德和少数党领袖、共和党参议员麦康奈尔达成的折中协议,国会将把债务上限提高至少2.1万亿美元,但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立即提高1万亿美元,第二阶段则在今年稍后再提高。作为交换,联邦政府须在未来十年内削减相同额度的政府开支,预计将高达2.5万亿美元。

  此前,众议院已经以218票对210票通过了共和党议长博纳的节约与提高债务上限方案,但随即被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以59票对41票否决。之后,里德对博纳方案进行了修订,同时加进了麦康奈尔提出的方案的部分内容,达成了折中协议。因此,这个由民主党提出,但其实是共和党版本的草案,在星期一获得参众两院通过,应该没有问题。

  美国的债务包括内债和外债,而联邦政府靠举债度日,已长达数十年。不过,由于美国在还债方面信誉卓著,尤其是向来不拖欠外债,因此尽管债台高筑,但债主们仍然愿意继续借钱给美国。也因为如此,美国的债务越来越多,债务上限不断提高。有资料显示,近50年来,美国国会先后提高债务上限78次,平均每八个月一次,可谓司空见惯。

  今年5月16日,奥巴马政府的债务已经突破14.3万亿美元的法定举债上限,如果国会不能在8月2日之前提高债务上限,美国就会面对史无前例的违约问题。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不仅中国、日本等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外国政府会受到冲击,持有更多美债的国内债权人,如社会安全信托基金、财政部及持有国债的普通美国人,也会受到冲击。这对仍未完全摆脱几年前的金融风暴的阴影,且正在面对欧洲债务问题等不利因素的世界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债务上限问题的严重性,美国政坛精英自是心知肚明,但是因为明年是美国选举年,不仅要选总统,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及参议院33个议席也会进行改选,这个问题就成了民主党和共和党角力的战场。民主党想向富人征税,共和党则要迫使奥巴马政府大幅削减开支,其目的都是着眼于选票。为此,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始终不能理性地商讨一个真正符合国家利益的解决方案,直到最后关头才仓促达成未经详细论证的折中协议。这种把党派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政党斗争,竟然发生在第一世界领头羊美国的国会殿堂,不免令人扼腕三叹。

  虽然美国国会领袖达成折中协议,避免了债务违约危机,但是这个在不征税的前提下大幅削减联邦政府十年开支的议案,在获得参众两院通过后,其结果恐怕也会像《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所说的那样,是灾难性的。

  因2007年次贷危机而深受打击的美国经济,虽然从前年开始复苏,但表现始终不如人意。根据美国商业部刚刚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的经济增长率经修订后,从原本的1.9%大幅度下调到0.4%;第二季只取得1.3%,也比分析员较早前预测的1.7%来得低。此外,失业率也一直高居不下,目前全美总共有1400万人失业,截至上个月没有固定职业的更是高达2500万人。

  职是之故,不少经济学家都认为,美国国会在政府应该增加开支以提振经济之际,拿出这样一个大规模削减开支的减赤方案,将会使得本来就疲弱的经济更加萎靡,失业率也会更高。至于此举是否会影响到美元币值、联储局利率,乃至国际贸易及其它世界经济问题,尚待观察。

  另一方面,由于这个长达十年的减赤计划也包括国防开支,预计国防预算将削减至少3500亿美元。华盛顿当局进一步削减军事开支又将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暂未可知,但现已不如往昔的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应会更加下降。

  2001年卸任时,给继任的布什总统留下2369亿美元财政盈余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在2005年猛烈批评布什政府大量举债的赤字预算政策,指出这将导致美国经济陷入全面困境,而美国人也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现在看来,已不幸为克林顿所言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