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牛鼻子”回故里

2011年09月13日 17:35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牛鼻子”回故里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上世纪30年代名震上海滩的“牛鼻子”,终于在阔别祖国60年后,重返故里。脸是大圆圈,鼻、眼睛、耳朵排列成五个小圆圈——圆头圆脑的“牛鼻子”以知识分子为原型,苦在躯壳,乐在灵魂,原是已故漫画大家黄尧笔下的经典人物,却在中国销声匿迹达半个多世纪之久,令人不胜唏嘘!

  上世纪30年代,漫画创作在上海空前繁荣。上海是全国商业与报业中心,当时报馆林立,西方艺术的传入与“五四”运动的思想解放潮流糅杂一处。上海美术家协会漫画委员会沈天呈认为,漫画在当时属于精英文化,而非大众文化,因为漫画作家几乎均为社会精英,“他们对社会不满,出于性情而为之。”

  17岁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系,之后在《新闻报》任职的黄尧,凭借“牛鼻子”一炮而红。“牛鼻子”最先连载于《新闻报》副刊,据黄尧的儿媳陈美凌博士回忆说,那时上海市民看《新闻报》,往往先看“牛鼻子”漫画连载,再看当天的新闻。在“牛鼻子”最红的阶段,黄尧甚至还为此专门成立了“牛鼻子出版社”,将这些发表于报章的连载漫画集结出版,仅在1936至1937两年间,就连续出版了8本《牛鼻子》漫画集,“牛鼻子”在坊间所受热捧,可见一斑。

  “牛鼻子”系列漫画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典型的上世纪30年代中国式文人,而在中国艺术家所塑造的著名动漫形象中,或许“牛鼻子”是至今唯一以知识分子为原型来创作的动漫形象。黄尧在朋友面前是谦谦君子,但在面对入侵的敌寇时又成为怒目金刚。他爱憎分明,以笔作刀枪,在抗战期间,无论是在战火燃烧的上海,还是在敌机轰炸的重庆,仍坚持以调侃幽默的方式,表现中国人的坚强与乐观。这位穿长袍马褂的知识分子“牛鼻子”据说与黄尧本人颇为相似,也许更重要的是神似——“苦在躯壳,乐在灵魂”。

  有鉴于“牛鼻子”席卷中国的影响力,日本帝国主义亦对此闻风丧胆。他们一方面威逼黄尧离开上海,另一方面又雇人画山寨版的“牛鼻子”。为澄清事实,当时身处重庆的国民政府国际宣传处还特地举办中外记者招待会,在报纸上将黄尧之事以中英文通报全世界。

  “牛鼻子”诞生于叶浅予的“王先生”之后,张乐平的“三毛”之前,这三种原创卡通形象,创造了中国漫画历史上的一个高峰。当时曾有人建议将“三毛”、“牛鼻子”拍摄成卡通片,宣传抗日,黄尧亦与中国卡通电影之先行者万氏四兄弟尝试合作,拟将“牛鼻子”搬上银幕。待准备工作完毕,抗战全面爆发,当时的相关抗战内容之影视片受到限制,此事被迫搁浅。抗战胜利后,黄尧离开昆明前往香港,本有望与黎民伟合作拍摄电影,后因移居泰国与马来西亚,改编“牛鼻子”拍摄成国产卡通片之计划再度被放弃,引为憾事。

  黄尧生长于上海,成名于上海,却在南洋度过半生岁月。1940年代末,黄尧辗转南洋,旅居马来西亚槟榔屿,致力于水墨书画的创作,直至1987年去世。与此同时,往昔家喻户晓的“牛鼻子”的形象则渐渐被人们淡忘。

  陈美凌博士透露,公公过世后,她在家中整理遗物,才发现家中原来有那么多的漫画手稿,“柜子里、书页中、甚至是门背后,都有大量的手稿,原来公公一直都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于是家人找来新加坡美术馆帮忙鉴定,才令这批珍贵的画稿“重见天日”。《“牛鼻子”漫画作品选》分为“人间百态”、“同仇敌忾”、“人在途中”三个部分,冀使当代读者通过不同题材,重新认识黄尧——这位终老于南洋、魂系中华文化的艺术家。

  事实上,除了“牛鼻子”系列书籍的再版,黄尧回顾展也在各地陆续开展,先是于新加坡举办,他亦因此被评论家誉为东南亚艺术先驱。8月在上海的展览,则还展出了其被大英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现代书法和描绘海外生活的漫画作品。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文/章萝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