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6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日前刊文说,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有46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停止上涨步伐。无可否认,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严厉的地产政策,已让部分房地产企业感受到压力;决策者坚定的决心和调控手段已初见成效。但中国楼市从疯狂中降温,只是调控第一步,也只是为决策者“做更多事情”换取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文章摘编如下:
每年9月和10月,都被看作中国楼市旺季。不过,今年的市场行情有了很大变化。在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房地产业界期待的“金九银十”并未如期而至。相反,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楼市还遭遇了寒流。与此同时,困扰民众的高房价也有了松动迹象——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有46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停止上涨步伐。
虽然还不能就此断定中国楼市已现拐点,但狂奔多年的中国楼市,似乎迎来了“被控制”的良机:去年以来,中国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存贷款利率,越来越紧的货币政策对楼市产生了很大影响。而行政性的限购令,更成为抑制楼价的关键。据报道,继在一线城市实施限购之后,官方已要求增加二三线城市限购。
一连串行动和措施,明确传达出决策者抑制房价的决心。实际上,中国此次楼市调控的手段十分明显:一方面采取限购、限贷、试点房产税的方法,抑制投机和投资需求;另一面通过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等措施,增加住房供给。在需求和供给上同时做文章,应该能将高企的房价打压下去,从经济理论上站得住脚,且调控手段已初见成效,这也是持楼市观点论者的主要依据。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中国此轮房价上涨的因素和背景复杂,且围绕中国楼市何去何从,充满了利益博弈。因此,倘若缺少及时、有效的后续配套措施,目前楼市调控的良机,很有可能再次沦为房价报复性反弹前的一次“假摔”,甚至为利益集团巩固既得利益提供便利。
目前,中国楼市调控走向纵深仍然面临不少难题,市场很可能对相关政策产生审美疲劳。
金融危机之后,政府主导经济不失为一种选择,但通常都只是过渡手段。中国楼市进行的限价和限贷也是如此,只能在一定时间内抑制投机和需求,时间久了就会显现出负面效应。
实际上,有很多舆论并不相信中国房价会下跌,原因之一就在于作为行政手段的限购,不可能成为市场常态,只要熬过限购期,房价照样会步步高升。
此外,限贷政策在抑制投机和投资冲动的同时,也可能伤及中国经济。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多数建议将目标锁定在房价走高背后的卖地财政:在城市化加速过程中,真正上涨的不是房价而是地价,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已经造成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与开发商的利益依存。因此,加快改革土地财政的速度和力度,构建多层次房地产市场,才是解决中国楼市顽疾的根本之道。
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严厉的地产政策,已经让部分房地产企业感受到压力;决策者坚定的决心和调控手段的初见成效,也已经让部分投机者产生了动摇。中国楼市从疯狂中降温,只是调控的第一步,它也只是为决策者们“做更多事情”换取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