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外报:温州老板“跑路”折射中国经济深层问题

2011年10月08日 11: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视频:温州1天失踪9名老板 民间借贷引关注  来源:深圳卫视

  中新网10月8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日前刊文说,伴随频发的老板“跑路”事件,温州庞大的地下借贷市场浮上水面,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某些问题和趋势,令人警惕。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外界发现,与民间借贷一起疯狂的,或许不仅是躁动的民间资本。倘若此次民间借贷的兴盛是由于中国投资虚拟化与投机化的更进一步,那么警钟将不仅是响给那些“跑路”的温州企业主。

  文章摘编如下:

  温州,这座以民营经济扬名海内外的城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前些年是关于温州模式的讨论,这一次则是疯狂民间借贷带来的隐忧。

  伴随频发的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事件,温州庞大的地下借贷市场以及潜藏其中的各种风险逐渐呈现,过程亦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某些问题和趋势,令人警惕。

  直观而言,缺钱是借钱的第一动因。实际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已是老生常谈。尽管各地扶持政策频频出台,但大都停留在文件层面,实际操作中,因为各种各样的门槛,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在政府紧缩货币政策的当下,许多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就越发转向民间借贷市场寻求支持。

  一面是中小企业缺钱的现状,一面是民间资本敏锐的利益追求,两者一拍即合,这恐怕是民间借贷大行其道的现实背景。然而,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外界发现,伴随民间借贷一起疯狂的,或许不仅仅是躁动的民间资本。

  高利贷的巨大回报同样刺激着民间资本以外的资金神经:理应与高利贷势不两立的银行,也在这轮民间借贷风潮中微妙现身,这让“可能引发中国式次贷危机”的担忧变得强烈;而一些地方,民间借贷链条中,甚至不乏国有大型企业的身影——利用能更容易从银行获取贷款的便利,将得手的资金“巧妙”地投入民间借贷市场,获取暴利。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民间借贷风潮,并不仅限于温州这样的资本之城。“家家房地产,户户典当行”成为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利贷、房地产行业发烧现象的写照,江苏贫困县泗洪也一度因为民间借贷制造出名车云集的暴富景象。但当喧嚣过去,留给鄂尔多斯的是一座乏人问津“鬼城”,留给泗洪的则是从全民放贷到全民追债的巨大落差。

  此外,无论是从企业运作的常识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承受如此之高的利率,如果非要据此利率贷款进行生产,那几乎注定要失败),还是从中国货币供应量来看(中国货币供应的缺口,恐怕还远没达到动辄就把民间借贷月息拉抬到30%甚至更高的地步),这一轮民间借贷风潮都有不寻常之处——缺钱的很有可能并不是实体经济,而是货币市场上出现了巨大需求。

  由是观之,这轮民间借贷风潮的兴起便具有了普遍、盲目和投机的特点,而这无疑是虚拟经济的最爱,也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虚拟化倾向吻合。

  一方面,中国经济历经30年高速发展之后,目前正面临转型调整,实体经济的利润率相较之前有所下降,而有了钱的中国企业及个人,也越来越秉持“以钱生钱”的观念,对实体经济的兴趣日渐薄弱,更多转战回报更快、更高的资本市场,尽管更高的回报往往伴随更高的风险。

  以此次民间借贷风潮的中心温州为例,近年来,很多富起来的温州人并没有继续专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而是更多依靠金融赚钱的方式,甚至兴起了一股“炒钱”之风,从股市到楼市,从能源到古董,从金融洐生品到民间高利贷,都能轻易看到温州资本的身影。

  如果说疯狂的民间借贷是因为经济波动下中国紧缩政策带来的副作用,那么对此的担忧将是短暂的,适时的政策调整即可缓解压力;但倘若民间借贷的兴盛是由于中国投资虚拟化与投机化的更进一步,那么警钟将不仅仅是响给那些“跑路”的温州企业主。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