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7日电 香港《大公报》26日刊文说,欧美经济泡沫爆裂震荡的结果是加快了美国与新兴经济间实力对比的此消彼长,新兴经济冒起而欧美没落,中国由于享有“脱效应”,崛起势头更为凌厉。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的金融资本主义30年来进入了发展新阶段,最终引爆危机,过程中出现了几大趋势,包括自由化及泡沫化等。在泡沫化中联储局起了催动作用:前主席格林斯潘长期维持负利率,和利率调整时的减快加慢做法,已被公认为引发泡沫的重要原因。这便是有名的“格林斯潘推动”,并引致了严重后果:加上对按贷的疏于监管便酿成了次按危机和其后的金融海啸。
泡沫化还包括促成借贷泡沫。在资产泡沫诱惑下人民通过借贷把升值套现,形成了由过度借贷推动的消费及住房泡沫,进而形成了GDP增长泡沫。这个持续了好一段时间的高增长低通胀状况,被西方评论称之为消除了经济周期的黄金时期,却殊不知这只是爆泡前的假阳春。当海啸冲来后,人们才看清楚这个黄金时期的真面目,但可惜已太迟了。
爆泡导致的金融海啸,为约30年的美式金融资本主义发展画上了惨烈的句号,并开启了再规管时期,各国出台了一系列强化监管金融体系的新方案。欧美金融体系也进入了深度调整及瘦身阶段,逐步还原之前的疯胀。但由伯南克领导的联储局却在海啸后仍继续泡沫化政策,令美债超级泡沫不断发育,日后将引发终极危机。
上述的自由化及泡沫化,又是在全球化全面发展的时期中发生的。80年代中国的开放及90年代初苏联的瓦解,令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突然大幅提升,既强化了全球的经济荣景,也令问题迅速扩散。而这又碰巧遇上了另一个重大的历史变化:中国等新兴经济的冒起。这在全球化下得以加快进行:欧美日等发达国的资金、管理及技术、人才、市场和职位等,大量流向新兴经济。这个本是互利的交流,加快了新兴经济在全球体系中份额的提高。
在全球化下,美国金融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和新兴经济冒起等两大历史变迁互相交织,从而带来了奇特的互动。在泡沫发育期,美国输出荣景而新兴经济给予回报(如投资获利,出口廉价产品和扩大入口需求等),形成了良性互动。到了爆泡时美国输出震荡冲击了新兴经济,除非出现脱效应将形成恶性互动。实践证明这效应并不普遍存在,中国是主要的例外。另一方面,爆泡震荡对美国及新兴经济的冲击深度不同,起源地的美国受创深得多,且复苏力度也不同,新兴经济因底气足恢复更快。因此,爆泡震荡的结果是加快了美国与新兴经济间实力对比的此消彼长,新兴经济冒起而欧美没落,中国由于享有脱效应,崛起势头更为凌厉。以上情况在金融海啸的过程中都得到了验证。(赵令彬)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