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31日电 香港中通社28日发文说,在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中,始终徘徊着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身影,而对这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在国际市场上因垄断地位带来公正性缺乏的指责也一直存在。有分析人士指出,三大国际评级机构遭受质疑证明其“公信力”正在丧失,此时正是中国本土评级机构树立公信力的时机。
文章摘编如下:
在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中,始终徘徊着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身影。其频繁下调欧元区国家信用等级的行为已惹怒欧盟主权国,欧盟直指其恶化了欧债危机。而对这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在国际市场上因垄断地位带来公正性缺乏的指责也一直存在。
10月25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欧盟委员会正考虑出台措施禁止国际评级机构就接受救助的欧盟国家发布主权评级报告。欧盟反击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意,其实早在其2009年9月出台《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条例》时就已初露端倪。
欧盟对国际评级机构提出质疑,始于评级机构未能在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指出复杂金融工具存在的风险(比如美国次级房贷),过于低估这些金融工具的信用违约风险。而把三大评级机构推到风口浪尖的,是今年8月标准普尔公司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这一颠覆美国3A评级“神话”的举措看似英勇,却为标普引来一片指责。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基本瓜分了全球大部分的评级业市场。面对其垄断地位,各国纷纷采取应对策略。据此间报道,俄罗斯总理普京已宣布建立本土评级机构;韩国加强双评级管理;日本政府则在谋求扩大日本评级机构在亚洲的影响。
中国本土的评级行业起步虽晚,但目前国内已有约80家专业评级机构,其中取得中国证监会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许可的已有5家。5家评级机构中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于去年7月发布了中国首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这也是世界首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首次发布有关的风险报告。
有分析人士指出,三大国际评级机构遭受质疑证明其“公信力”正在丧失,此时正是中国本土评级机构树立公信力的时机。(施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