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4日电 台湾《联合报》13日发表社论说,台湾新北市爆发校长集体向营养午餐业者收贿弊案,估计卷入弊案的学校恐破百所,涉案的校长人数写下骇人听闻的纪录。这项纪录令杏坛蒙羞,曾几何时,教育者已不再以经师、人师自我要求,反而沦丧为买办层级,出卖学童的健康。
文章摘编如下:
新北市爆发校长集体向营养午餐业者收贿弊案,估计卷入弊案的学校恐破百所,涉案的校长人数写下骇人听闻的纪录。这项纪录令杏坛蒙羞,曾几何时,教育者已不再以经师、人师自我要求,反而沦丧为买办层级,出卖学童的健康。
根据目前媒体披露的集体舞弊情节,令人瞠目结舌:五名团膳业者包办新北市一百多所初中、小的营养午餐标案,神通不可不谓广大,人脉之密、身段之软,也令人大开眼界。为了确保得标,业者必须以“全洗”方式行贿,意即由校长、老师、家长会及评鉴小组的专家委员一并“收买”,非得上下打点齐全,才能大小通吃、通杀!
校方占尽业者便宜,老师皆享“白吃的午餐”,要求业者自行由“油水”中攒出,甚至有些校长的手机费用也由业者埋单。行贿钞票就一捆一捆地直接摆在校长桌上,好个“有酒食,先生馔”!
当教育者自甘堕落变成营养午餐的“批发商”,家长怎能不质疑,到底全岛还有多少这样的收钱校长?被业者“全洗”的学校,送进我们孩子嘴里的午餐,其“营养”又是如何地被七折八扣?
去年与今年初,台“监察院”两度因营养午餐对“教育部”祭出纠正案。一是,去年“监察院”认为“教育部”推动免费营养午餐政策,造成地方极大困扰;二是,今年1月,“监察委员”认为,“教育部”督导各县市办理学校午餐,却屡传食物中毒,难辞其咎。但是,“监察院”的纠正举措,并未让营养午餐的食品安全与采购弊端中止;揭开的弊案锅盖,内容已是不堪闻问。新北市5月发生小学餐桶长蛆的惊骇事件,检调主动分案调查,乃有日前大规模搜索行动,校长集体收贿丑事于是曝光;但几乎同时,“行政院”消保会抽检营养午餐食材,校方送入孩子口中的,竟是含有动物用药的加工肉品以及农药残留的蔬菜,估计影响扩及全岛233所学校,十多万名学生。
至此,社会才惊觉:原来学校办理的“营养”午餐,连最基本的卫生与安全都谈不上;该有的营养与质量显已在恶质的招标文化与集体贿赂中,化成为人师表的油水。
痛定思痛,近日专司“禁止”的“教育部”祭出老招,发文各县市要求“六不”,以解决营养午餐弊端,包括:学校不得收取厂商回扣、不可要求厂商免费供餐给老师、不可要求厂商支应学校活动或设施经费、不得未依规定办理招标及评选、不得接受厂商招待。原来,学校的“花样”就有这样多!
但“六不”看来只是对治大人的贪婪,而非协助下一代吃得好、吃得健康。营养午餐的真正病根在于,将“学生的饮食权利”不当地以“政府”采购法招标出去,当“食材”变成“商品”地将本求利,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学校就轻易让渡了为学童饮食把关的权力。
“监察院”报告早已指出:营养午餐的成本,每人每份低到仅新台币32至35元;在极低的利润空间之下,业者将本求利,若非以便宜菜色充数,甚至违法使用毙死猪肉及劣质米,要不就是扩大行贿,包下更多的学校餐食,才能以经济规模压低成本。这正是营养午餐“不营养”的最大祸首。
面对营养午餐的多年弊病,“政府”该有以更大的创意和魄力来解决问题。试想:全岛中、小学开办午餐每日供应人数达150万人次,学校已是全岛最大的集体食堂,更是极大的农产品采购者。就在多数台湾小农为了产销调节而苦恼、由产地到餐桌追求最短“食物里程”以及“小区支持型农业”已成为世界潮流之际,“教育部”与“农委会”何不携手突破采购法的限制,让农作产地与教育单位“契作”,使有质量的台湾农产品进入校园,喂养我们下一代?民间组织“上下游市集”早已主张:“营养午餐不只是商品,更应是教育的一环。”让孩子从学校餐桌认识台湾农业,这也许比小格局的“六不”有梦想力得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