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章太炎趣闻逸事

2011年12月07日 16:36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学大师章太炎堪称一代名士,他学问渊博、性情怪异,常有非常之举,因而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趣闻逸事。

  章太炎名满天下,常有慕名者前来听其讲学。但大多抱以失望。原因是章太炎口齿不清,讲话漫无层次。“9.18事变”后,章太炎应邀赴北平国学研究所演讲。由于他满口杭州土话,听众难以领会,最后只好由学生钱玄同、马裕藻担任述译。

  章太炎一生治学,较少欣赏自然之美。有人邀他游山,他说不知道山为何物。但是有时候他又表现得很有情调。1912年,章太炎准备续弦。朋友问他对于未来夫人有何条件。章太炎回答:“什么严格的条件都没有,只要能读读《红楼梦》就够了。”

  章太炎平时让仆人做事总喜欢写条子。有一次,他写了一张条子让仆人买肉作羹。但是仆人跑遍了苏州城各个肉铺,最后空手而归。章太炎问为何空手而归,仆人说:“你写的字他们看了都说没有。”原来,章太炎字迹潦草,将“肉”字写成了“月”字。章太炎晚年为人开药方,使用的是金文,药店不认得。章太炎愤然说:“不识字,开什么药店。”

  章太炎嗜好纸烟。有一次,他实在穷得不名一文,只好给一个名叫汪允宗的朋友写了一张纸条:“今已不名一钱,乞借银元两枚,以购香烟。”同室的蒋维乔看到后不解,问:“既已向人借钱,为何不多借几元?”章太炎回答:“与此君不过两元交情,多则恐怕不会答应。”

  章太炎与王国维同为浙江人,一海宁,一余杭,且相距不远,但二人平日素不交往,且相互间从不公开提及对方。章太炎数次拒绝出任清华导师,原因是不肯居王国维、梁启超之后。章太炎对梁启超始终不满,晚年与人论文说:“文求其人,则代不数人;人不数多,大非易事,但求传入史则可矣。若梁启超辈,有一字能入史耶?”章太炎与吴稚晖、张继原为挚友,后发生冲突,章作北山移文之告绝交。吴稚晖、张继原知道章太炎傲慢,亲往其家讲和。章太炎掷刺拒见。

  章太炎精通古今经学,自称全国第一。一次,某学者与他谈起胡适,章太炎以“不配谈”答之。民国初年,袁世凯设宴款待京城名流,章太炎也在邀请之列。章太炎得到袁世凯请柬后,在上端大书四字:“恕不奉陪”,随即投入邮箱。辛亥革命后章太炎常手持一扇,扇面写“悔不击碎竖子脑袋”八字。

  由于长期埋头学问,章太炎对人间事几乎到了一种“忘我”的程度。他非但不善营生,甚至连自己也料理不了。章太炎记性很坏,经常不识路。在日本办《民报》期间,常闹出不识归途,误入别人家门的笑话。当时他住在报社,距离孙中山寓所很近。但是每次去孙中山那必须要有人同行,否则他肯定迷路。这种情况到了晚年更加严重。

  一次,他坐车回家。车夫问他去哪里。他说:“我的家里”。车夫问他家在哪里,他回答:“马路上弄堂里,弄口有家纸烟店”。结果,车夫拉着他满大街转。还有一次,他从上海同福里寓所坐黄包车到三马路旧书店买书。从书店出来后,坐上一辆黄包车,示意车夫向西面走。车夫照他的话,向西走了好长一段路,见章太炎不动,心存疑虑,问他:“先生,你究竟要到哪里去?”章太炎说:“我自己也不知道,上海人都知道我是章疯子,你只要拉到章疯子家就是了。”

  学术也是性情中人的事,学者往往也是至情至性之人。其性情之怪、之癖,是不能以常人视之的。“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章太炎的这些趣闻逸事从一个侧面也正好印证了他的学养与魅力。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史飞翔)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