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国防大学教授姜鲁鸣:改装瓦良格的4大经济效应

2011年12月28日 22: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28日电 台湾《旺报》刊载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姜鲁鸣的采访文章称,2011年夏季,中国航母平台“瓦良格”号首次出海试航成功;近日,“瓦良格”号再次出海进行试验。这标志着中国初步具备研制海上超大型战略机动作战平台的能力。

  姜鲁鸣教授指出,航母基本功能是捍卫国家安全,它的研制建造并不直接参与社会财富的价值增值过程,是一种非生产性的资源消耗。航母是多技术、多产业的集成与交融,凝结了一个军事大国所有的战略产业能力,其发展必定对国民经济产业群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着影响。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平稳、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源是大陆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在这一背景下,适度发展航母产业在提供国家安全效应这一主功能的同时,无疑可以提高大陆自主创新水平,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据有关研究,在大陆9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和396个行业类中,船舶工业对其中相当多的行业均有带动作用。而航母产业由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程度极高,其建造活动所需要的投入往往可带动钢铁、化工、能源、船舶、装备制造、电子资讯、仪器仪表、原材料、轻工等产业的发展。

  姜鲁鸣教授认为,“瓦良格”的改装具有画时代意义。该航母船体于2002年初运至大连造船厂,经过9年多的修理和升级,目前正处于调整、试用期。从经济角度看,这艘航母的改装将产生4大经济效应。

  一是船舶产业群效应。船舶产业是大陆重要的战略产业,发达的造船工业是国家经济振兴、国力强盛的标志之一。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大陆规模以上的船舶工业企业有1242家,其中船舶制造企业600家,船舶配套设备企业368家,全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百万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船舶工业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使本已产能过剩的造船行业面临着一个被迫优胜劣汰的时机。

  建造航母、打造相应的航母编队,可以加速大陆船舶产业升级进程,促进某些通用的船用配套设备尽快实现国产化,早日结束主要建造“大船壳”的船舶工业历史,实现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飞跃。“瓦良格”的改装及其后的航母产业建设,是全面提升船舶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推力。

  二是产业辐射效应。在“瓦良格”的改装中,有很多企业直接参与了科研、生产和试验任务,还有为数产多的各类企业包括民用企业承担了协作配套任务。由此,创造了大量的中间产品需求。可以说,“瓦良格”的改装过程,对重武器装备制造、航空指挥系统、动力系统、中高端防护材料、尖端电子系统、航太通信等领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无疑会推进大陆高端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是后续经济效应。航母舰队是一个复杂的军事巨系统,除了主舰,还需要大量的护卫舰、潜艇、舰载直升机、反潜机、预警机。“瓦良格”的改装是大陆开产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步。由此,大陆将会逐步建设属于自己的航母和与之配套的其他作战平台及相关的辅助设施,这将源源不断地提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动力。

  四是创新及其扩散效应。“瓦良格”的改装和后续研制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必会直接作用于民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对国民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有力而持续的推动。总的来看,适度发展航母产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必成为大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技术提升的支撑点。

  (作者姜鲁鸣 为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方灿】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