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年味
在城里,你永远体会不到过年的真正滋味。透过城市奢华缤纷的橱窗,行色匆匆的人们不断地变换着颜色,从衣装到头发,日子隐没在时间的流动里,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似的。当某一天,你突然发现街边多了几个红灯笼,行道树上多了几盏彩灯,你才突然意识到,哦,要过年了呀。
而在乡间,岁月的车轮刚辗过腊月,过年的喜庆便氤氲在村村寨寨的上空。一年的农事这个时候都已经做完,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准备着。在外打工的人们也急急地往家赶。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就是送灶神回天庭。祭灶的民俗是颇为讲究的,母亲燃几炷香,在神龛的两边放两个土碗,土碗一个装着豆腐,一个装着甜酒。事后,我悄悄问母亲,为什么要用甜酒呢?母亲说灶神十分喜欢打小报告,为了让他在玉帝面前为自己家说好话,就给他甜酒吃,让他的嘴巴甜些。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杀年猪,吃刨汤。不管是谁家先杀,总有一群人前呼后拥,挥臂上阵。尽管猪的力气大,但还是经不住众人的力量,被按在了板櫈上,白刀子捅进去,血汩汩地流出来。那撕心裂肺的声音,让人心悸,也让人心动。
老人们说,过去有许多年,没有听到这声音,心里总不踏实。猪杀好了,摆个三桌五桌,辛苦了一年的家乡人,进入了自己的“乌托邦”,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豪气干云。酒酣耳热之际,谈论着哪里有新谷种卖,隔壁村的人去年种了一亩多打几百斤谷,鱼塘今年又会包给谁,谁家的闺女选了个好女婿等,幸福和满足洋溢在人们的脸上。转眼间,到了大年三十,“年味”更浓了。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和隆重的。全家老小一齐上阵,杀鸡的杀鸡,杀鸭的杀鸭,忙得不亦乐乎。年夜饭前的祭祖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堂屋中央摆上一张方桌,上面放着酒杯、豆腐、鸡鸭和猪头一类的祭品,男人们先把手洗干净,燃上一炷香,把一年来全家的大体情况和来年的心愿,向列祖列宗“汇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待祖宗祭奠结束,家里人早已把屋子周围打扫干净,接着由女主人端上一杯酒和一块肉,分别去敬“圈神”,祈求圈神们保佑六畜兴旺,瘟疫不沾。做完了这一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享受一年中最丰盛的大餐。有的人家在吃了年夜饭之后,就要把锅瓢碗盏用草木灰擦洗干净,不让沾一点油腥味,因为祖上有正月初一吃素的传统。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曾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