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香港人口普查凸显三大弱项不可忽视
中新网2月22日电 香港《大公报》22日刊出社论说,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1日发表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报告,不仅对未来的政策制订者提出了不少难题,对市民大众来说也有不少值得关注和思考之处,这份普查结果有三大变化:人口老了、男的少了、婚姻弱了,对香港社会、经济和其它方面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改变,是不言而喻的。
文章摘编如下: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1日发表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报告,内容涵盖人口总数及年龄组别、男女比例、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行业分布、家庭结构及居住地区等方面过去十年间的变化和最新的数据。
港府每隔若干年就要进行一次人口普查,目的是为制订一系列的社会政策以及公共资源分配找寻依据,包括房屋、教育、交通、医疗、社会服务等,其重要性当然不容置疑。香港过去历次大型人口普查的结果,以及据之而制订的各项社会规划,总体上是准确和吻合的,未至于出现重大的偏差与失误,但一些“落差”仍难避免。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适龄学童人数持续下降而导致所谓“杀校”问题的出现,一来办学是有延续性的,不能说开办就开办、说停办就停办,需要办学团体方面的配合,还要替“多余”的教师找出路。但问题近年却又出现“峰回路转”的变化,大批非本地孕妇生产的孩子已经到了入学年龄,家人安排他们由内地来港上学,一下子,香港的适龄学童队伍多了一批“生力军”,学校可以不“杀”、教师工作也有着落了,新界北地区学校的学位更供不应求。
这种种变化,也是统计处始料所不及的。事态亦说明调查统计所得始终只能是一种基本依据,具体政策和措施还需要根据情况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
21日统计处发表的最新人口普查结果,不仅对未来的政策制订者提出了不少难题,对市民大众来说也有不少值得关注和思考之处。普查结果有三大变化:
一是老了——香港人口年龄中位数由2001年的36.7岁,上升至去年的41.7岁,也就是说,过去十年间,“香港人”总体“老”了五岁,而且由“后生仔”步入了“哀乐中年”!
二是男的更少了、女的更多了。十年前,每出生一千名女性就有960名男性,去年,后者降至876名。
三是“阴盛阳衰”的同时,“男的不愿娶、女的不想嫁”,适婚年龄组别(20至49岁)的未婚率,男的由十年前的39%增加至46.8%,女的由34%上升至38.9%。
此三点基本变化:人口老了、男的少了、婚姻弱了,对香港社会、经济和其它方面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改变,是不言而喻的。其中,人口老龄化当然最值得关注:到2035年,每四个港人中,就有一个年在65岁或以上。也就是说,到时香港劳动力供应不足,一名年轻人可能要面对六位老人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公共医疗的负担更会不胜负荷。
因此,在最新的人口普查数字面前,特区政府必须要从速检讨和重新制订整体人口政策,包括提高子女免税额以鼓励生育、提供更大的供楼税务优惠来鼓励年轻人结婚、加快推动全民医疗保险计划、认真考虑设立全民退休保障金,以及增拨资源提供更多老人院舍宿位和老人家居支援……。
而与此同时,人口普查结果也为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内地“双非”孕妇来港产子问题提供了一个不同的思考方向:我们已经“老”了,有一些新鲜血液加入这个社会未必是一件坏事,只要事先作好规划和安排,“双非”婴可能是港人之福。看看日本和北欧一些高龄人口国家,有人肯去生孩子落户,欢迎还来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