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港报:台湾剩女争议折射亚洲各地"造人"难题

2012年03月30日 13: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3月30日电 香港《大公报》30日刊文说,最近台湾岛内“剩女派”大战“剩男派”。其实不管是剩男,还是剩女,都是台湾社会要关注的群体。尤其是岛内少子化现象严重,出生率之低乃全球之冠。纵观整个亚洲,晚婚、不婚、出生率低并不是台湾独有的现象。如此看来,“如何造人”已成为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要共同面对的社会问题。

  文章摘编如下:

  最近岛内“剩女派”大战“剩男派”。知名女作家、亲民党“立委”张晓风在台湾“立法院”为一众“优秀失婚女性”鸣不平。她批评台湾男性宁可娶“听话”的“外配”,令台湾许多女性“被选择不婚”,还说“爱台湾就要爱台湾女人”。但岛内人口专家杨文山则认为,台湾要注意的不是“剩女问题”,而是“剩男时代”已经来临。他说,台湾男性并非不喜欢当地女性,只因没有足够的适龄女性与他们配对,才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岛外。到底张晓风与杨文山,孰是孰非,岛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张晓风作为女性民意代表,关注女性婚姻权益,为女性吶喊发声,原本无可厚非,但台湾的“外配”也多是女性。如此一来,张晓风是顾此失彼了。女性晚婚、不婚的原因错综复杂,单归咎为“外配因素”恐怕不尽客观,而且把“爱台湾女人”作为“爱台湾”的标准,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根据岛内对20至49岁适婚年龄民众进行统计的数据显示:1980年代,男性有偶比例62.3%、女性74.7%;1990年代男性59%、女性69%;2000年代男性有偶比例53.8%、女性60.7%;2010年男性有偶比例已经降低至44.3%、女性50.9%。可见,“剩男”的数量一直高于“剩女”。

  不过,以2010年的最新统计为例,岛内适婚男女有配偶的比例其实都不高。因此,不管是剩男,还是剩女,都是台湾社会要关注的群体。尤其是岛内少子化现象严重,出生率之低乃全球之冠。虽说未婚生育已非破天荒之事,但在华人社会似仍是禁忌,因此,台湾适婚一族晚婚、不婚的另一“负作用”,则是令生育率跌跌不休。

  如何让青年男女觅得佳偶,提高他们的生育意愿,已成为台当局冥思苦想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不过,清官难断家务事。尽管台当局近年积极充当“红娘”和“催生婆”,制订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措施,但收效并不显著。毕竟男女感情,当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明了。

  其实,“有头发谁想当秃头”,奉行独身主义的青年男女应只是凤毛麟角,多数人依然在苦苦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这些年岛内打工一族的薪水升幅有如牛步,而楼价疯涨,令婚姻可望而不可及。此外,可撑起半边天的现代女性已无须通过婚姻来获得经济上的支持,因而对另一半的要求也自然“水涨船高”,断不会贸然下嫁,宁愿“待价而沽”。

  纵观整个亚洲,晚婚、不婚、出生率低并不是台湾独有的现象,中国大陆、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也不遑多让。如此看来,“如何造人”已成为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要共同面对的社会问题了。(朱穗怡)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