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重启319枪击案调查 宜重塑台湾信任

2012年04月17日 13: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4月17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17日刊出社论说,针对三一九枪击案疑点,台湾特侦组已从2010年重启调查,值得庆幸的是,在众人有意无意的遗忘中,仍有极少数人,锲而不舍的追查三一九真相;马当局应该掌握这个契机,重新检视三一九枪击案,才能找回台湾的信任。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八年前的三一九枪击案,不但逆转台湾地区领导人选情,台湾社会更因此割裂,至今仍无法弥合;值得庆幸的是,在众人有意无意的遗忘中,仍有极少数人,锲而不舍的追查三一九真相;没有真相,就没有公理与信任,马当局应该掌握这个契机。

  发生在2004年3月19日下午的三一九枪击案,事前有许多蹊跷,事后处置则是疑云重重。当时由台“最高检察署检察长”担任召集人的项目小组,在2005年8月17日宣布侦结,认定陈义雄是凶手,一人一枪两弹,但那时本报的民调却显示,只有约一成九的民众相信这个结论,而备受民进党当局杯葛的三一九真相调查委员会,则于2008年1月31日公布三一九枪击事件总结报告,批评民进党当局公布的真相与证据多所不合。

  国民党重返“执政”后,针对三一九枪击案疑点,特侦组已从2010年重启调查,并陆续约谈超过94人次的相关人证;但至今仍无任何突破性发展,相对于官方的消极被动,这八年来仍然有少数人持续不懈的以个人之力调查,并提出关键性的证据及疑点,他们是八年前曾经短暂出现却又神秘消失的“福小姐”、“中研院”研究员朱浤源以及三一九当事人的前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吕秀莲等。

  根据上周出刊的时报周刊封面故事,追查三一九长达八年的福小姐,日前独家披露一张案发时吉普车右侧前方拍摄的弹孔照片,在挡风玻璃上出现的弹孔,呈现“内缩外扩”的碗状痕迹,证明子弹是由扁车内射出;此一证据若属实,可说是攸关重大。因为,这将显示三一九枪击案一开始就是自导自演,陈义雄则是被栽赃的对象,而且因此冤死。

  而官方报告中,所有关于弹孔的照片,不是从外往内照,就是从内往外拍的平面图像,没有任何一张照片,能像福小姐提供的角度一样,从车子内部呈现玻璃侧面的立体图像,是巧合没拍到?还是刻意不放?更是引人疑窦,未来特侦组若不调查、重新勘验,只怕难杜悠悠之口。

  支持三一九枪击案是自导自演说法的,还有历史学者朱浤源,根据时报周刊报道,朱浤源接受专访时透露,他掌握了三位关键证人,只要重启调查,他们应可现身;其中一位关键证人证称,枪击案发生前三天,即3月13日有一个关键聚会,重要策划人都在场,包括一名安全部门随扈、“宪兵”司令、还有一位民进党重量级立法机构民意代表,当时就是讨论工作分配,重点在于如何以钢珠打中吕秀莲。

  如果说,三一九自导自演说太过匪夷所思,则官方版的项目小组侦结报告,显然更为离谱,连当事人的吕秀莲都完全不相信,她阅读整理三一九相关报告后,提出数大疑点:第一、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鉴识忙中有错,弹道不但不是下倾,应该是上扬,弹道轨迹出错,整个枪击案热区完全错置;二、三一九的手枪始终未被发现,但是被指为制枪的唐守义,公开否认他的子弹会造成陈水扁腹部的枪伤;三、陈义雄买枪之说,只凭其姐夫片面之词,至于买枪的钱,项目小组从未交代;四、陈义雄死因离奇,应非意外落水,也非自杀,但项目小组却未详查陈义雄死前行踪。

  其它可疑之点,还有项目小组曲解李昌钰原意,冒然认定案发后的铜、铅两颗子弹都是出自同一把枪,因此武断的认定是一人一枪两弹。甚至,两颗弹壳发现的过程也是疑云重重,枪击案是1点45分发生,但是弹壳却是在5时30分左右才发现,其间,枪击案热区并未被车辆覆盖,因此,这两颗弹壳真的和枪击案有关吗?吕秀莲所提出数大疑点,都是明显而具体的疏失,民进党当局时代的专案小组仍草草结案,令人合理的怀疑,所谓的项目调查小组,显然无意找到真相;同样的,特侦组既然已经重启调查四年,对于这些相关新事证,却从未检视,也难逃怠责之嫌。

【编辑:程涛】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