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引热议
《舌尖上的中国》首播收官。从上周起,央视一套播出的这部纪录片让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半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这部“让人流口水”的纪录片,更引发了全民纪录片热潮,甚至将很多几乎从来不看电视节目的“文艺青年”重新拉回荧屏前,每天追看。
观众说法1
引发共鸣的情感食疗
作为一部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深夜最大限度地挑战起观众的食欲,“不看不知道,全中国竟然有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炒麻食、汆乌鱼子、黄鱼鲞;还有那些听着就口水吧嗒的菜:醉湖蟹、梅菜烧肉……看完这部片子,口水都止不住了”。不少观众都表示自己是边吃边看《舌尖上的中国》,“片子中食物经 过油一过,心都化了。得知第二天要播关于奶制品的主题,提前就买好了酸奶,边看边吃”。
实际上,片中真正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劳动者如何捕猎、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夹杂着劳动者辛勤的汗水和食物的香气,也使得画面格外诱人。一位许久未看电视的媒体人就对记 者表示,以美食为题的纪录片,BBC、NHK等都曾做过,但“国外美食类片子每每谈及中国美食更像是一个过客。中国人拍中国的美食有感情,赢在容易引发食欲和情感上的双重共鸣。”
观众说法2
勾起思绪的美丽乡愁
与传统的美食节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国》 在地域上采取了大范围的跳动,并且不以菜系进行划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比如70多岁的黑龙江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 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仅仅是一部表现美食的纪录片。
一位家在湖北、现居北京的音乐人说,她追看《舌尖上的中国》跟“吃”就完全没有关系,“我对吃本来就不感兴趣,平时主吃素。这部纪录片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如何 ‘食物’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几集的纪录片里。”而这种食和人的紧密相连,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国》,讲到宁 波年糕,听到里面传出的阵阵乡音,很想家”。
一部纪录片可以像热播剧一样引来观众的感动和热议,这可能是很多人想不到的。尽管该片在非黄金档播出,但在网络上已悄然成为最火的话题,单日搜索超15万次。本片的总导演陈晓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正在筹备中,这个系列“我们还会拍下去”。
成绩亮眼
单日搜索超15万次成网络最火话题
选择晚间10点半的时间播出,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绝非是优势。然而,《舌尖上的中国》愣是在此时间段冲出了一片天地。当然,该片吸引人的地方不光是美食,观众表示,看完后能让自己想起家乡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已经悄然登上了微博话题搜索的榜首位置,单日超过15万的搜索次数,是排列第二名话题的将近一倍。而其单小时内的搜索次数也位列第一名。
幕后故事
央视工作20多年第一次自己报选题
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舌尖上的中国》一片的导演陈晓卿道出了自己创作此片的真正目的。熟悉陈晓卿的人知道,他本人喜欢美食,而且一直想做一个大型的美食纪录片。去年央视纪录频道成立对他来说是个好机遇,“频道成立之初需要各种类型的纪录片,美食旅游类(节目)也成为需求之一。”陈晓卿解释道。
“我在中央电视台工作20多年了,以前的选题是由台里派下来,这是第一次自己上报(选题)。”谈到《舌尖上的中国》这个题材时, 陈晓卿笑言道,“我把一个‘吃货’的印迹体现在了整个纪录片中。”
如今,面对观众的感动,陈晓卿表示并不意外。他表示,尽管自嘲为“吃货”,但拍摄该片的目的是挖掘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通过美食,世界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我们这个东方古老国度。”陈晓卿认为,“饮食文化是中国的软实力,它可以通行全世界。”
(摘自加拿大《星星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