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华媒:日本校园暴力只是青春的疼痛?

2012年07月13日 15: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7月13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网13日发文说,校园暴力问题在许多国家广泛存在,但日本情况尤为严重。其校园暴力不仅是青春疼痛,还有三方面原因:许多家庭父亲早出晚归,母亲过分溺爱,导致不少青少年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性格;日本是学历社会,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技能而忽视身心全面发展;日本媒体过分渲染暴力行为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文章摘编如下:

  去年10月份,日本滋贺县大津市市立中学一名13岁男孩因不堪忍受校园暴力而自杀。据悉,这位男孩在校时常遭到同学欺凌,甚至被迫“练习自杀”。但是,事发后校方捂着盖着,试图瞒天过海。但是,7月12日,日本警方对该校进行强制搜索,长期顶着社会压力的校长也通过校内电视台向大众道歉。日本校园暴力问题也再次人们的关注。

  喜欢看日剧的人不难发现,以反映校园暴力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在日本经久不衰,如中岛哲也导演的《告白》、东野圭吾导演的《彷徨之刃》,三池崇史导演的《鬼来电》等等。由此可见,校园暴力的影视作品在日本拥有广泛的观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坦率地讲,校园暴力问题是诸多国家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但日本的校园暴力尤为严重。据日本警视厅统计,仅2005至2008年的三年间,因校园暴力被逮捕或接受教育的中小学生人数就达5751人,这种暴力还呈现不断增长之势。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日本校园暴力之普遍,就连日本皇太子德仁的8岁女儿爱子也不能幸免。2010年初,爱子因在校遭受男同学揪头发的暴力行为,导致一度“登校拒否”——不愿到学校上课,甚至一度想去英国读书。

  有人把日本校园暴力按照施暴形式归纳为四种:第一种是身体的伤害;第二种是性虐待;第三种是语言上的辱骂;第四种是排挤,孤立。这种划分是否科学可以暂且不论,但是日本校园暴力种样繁多,则是不争的事实。

  日本校园暴力并非仅是青春疼痛,其原因还可以从几个方面探讨。从家庭关系及其教育来看,伴随着职场工作压力的增加,日本许多家庭的父亲早出晚归,与子女交流过少,母亲则过分溺爱,导致不少青少年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到学校以后,对自己不满的行径以及对象,就采取施暴行为。

  从外部原因来说,日本是学历社会,个人社会地位由个人的学历高低甚至毕业于哪所大学来决定,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技能而忽视身心全面发展,在高压之下极容易孕育带有宣泄性质的暴力行为。而日本经济在战后迅速发展,伴随物质生活日益丰腴的是奋斗目标的缺失,学校内选择欺辱弱小同学来填补空虚的方式显得“自然而然”。此外,认同“大家都做的事情就是对的”,这种强烈的集体意识,既造就了井然的社会秩序,同样也造就了日本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

  此外,日本媒体也应该反省自身。一名日本中学生曾对英国《世界新闻报》的驻日记者说:“我们电视节目中,欺负、取笑人的节目太多了。搞笑明星不是欺负人就是被欺负,他们总是挖苦别人的短处,还喜欢打别人的头,而且打得很重。学生们看到后就效仿,一开始可能是开玩笑,有的下手过重就不好玩了。如果有人打我,当然要还手了。” 不止如此,日本在青少年最热衷的动画片中,暴力场景亦具有普遍性。

  一个少年在校园时期养成的性格将影响其一生,一群少年在校园时期养成的性格就是民族未来的性格。不论施暴还是被施暴,都是人格不健全的体现。如今,人们在希望日本校园暴力日益减少同时,还希望这种暴力行为不要蔓延到海外。(曾颖)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