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人才断层不容低估 台湾锁闭心态应深思
中新网8月9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9日刊出社论说,台湾人才难留、外籍人才不来,更严重的,台湾近几年有强烈的锁岛心态。台湾学界人士称台湾已进入“人才断层期”,分析称,政治因素压缩了经济与社会的舞台空间,致使有远见的政策方案无法有效推出、实时落实执行,都值得“执政者”深思。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科学主管部门举行“科学技术发展咨议会”,邀集产官学界人士讨论产学合作、计划及人才问题,“主委”朱敬一会前受访直指,台湾进入“人才断层期”,如果再无作为,早年累积的优势也会流失,竞争的结果会是“死状甚惨”,一语惊雷,让产官学各界纷纷提出警语,然而,危机大家都看到了,解决办法却似乎还没个谱。
台湾人才危机非始于今日,早在2、3年前,朱敬一犹是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以一介学者的身份,已多次撰文警示,当年他提出的几项具体事实,随便举例,一位留美博士要返台出任“中研院”助研究员,依现行俸给规定月薪约台币19万;相同的人才若赴北京清华大学,年薪加上安家费、三年助房补贴等等平均月薪43.6万,是“中研院”薪给的2.3倍,可想而知,如果以待遇做选择,北京会是台北之前的优选。
三年过去,情况并未改善,而台湾高阶人才的薪资待遇,甚至已经远远落后于香港、新加坡达5倍之多。当时,朱敬一预估,如果不加防范则人才断层危机会在10年内呈现,他大概没想到,危机来得既猛又快,3年不到已然恶化。高阶人才薪给受困于僵化法令制度,中低阶人员待遇则受限于实际的经济发展,当饼做不大的时候,可分食的资源必然有限,经济实力不够缺乏足以吸引人才的诱因,人才不足则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更不可能翻转提升经济实力,质言之,台湾可能不只陷入人才断层危机,而是已经陷入人才断层与经济颓软的恶化循环。
台湾人才难留、外籍人才不来,更严重的,台湾近几年有强烈的锁岛心态,不论是陆生或者外籍学生,从教育到就业都要碰到相同的争议话题,表面上仿佛保障了台湾人,实情却是限制了高阶优秀人才移入台湾,台湾整体竞争力因此衰退,更多人才因此出走,在全球化的人才市场上,台湾已经失去了磁吸作用,人才无法群聚,产业如何升级?相对于新加坡大量鼓励专业人士移入,世界最大强国美国从未改变向全球张开双臂欢迎专业人士,不惜重金培养留学生,台湾还有什么条件谈全球竞争力?
台湾走过困顿的岁月,有过“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的日子,然而,那些赴美人才陆续回乡,开创台湾的经济奇迹,腾升之后的台湾,学生留学意愿渐低,留着守住一摊难以搅动的死水。智融集团董事长施振荣说得好,“新生代都是人才,但是我们没有提供下一代可以发挥的舞台。”何以致此?“因为整个社会在政治运作下,把舞台做小了,都是往内看,产业没有竞争力,年轻人也失去发挥的舞台。”
产学界看到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重点还是卡在政策法令制度的松绑,得一路通关从行政部门打到立法机关。随便举例,因为立法机构监督公股事业与财团法人,重打肥猫,让行政机构祭出“打肥猫条款”,打到工研院几乎崩盘,才亟思挽救推出“弹薪方案”,勉强有利于研究机关延揽人才,但已打成重伤。
从政治、经济甚至语言俱谈“庶民”之际,民粹情绪很容易塑造齐头式的平等,却绝对无益于形塑尖端人才,政治压缩了经济与社会的舞台空间,致使有远见的政策方案无法有效推出、实时落实执行,都值得“执政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