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台湾人才荒 转化企业环境也是关键点
中新网8月16日电 台湾《工商时报》16日刊出评论说,台湾产、官、学界均聚焦台湾人才危机。台湾没人才,造就经济不佳。台湾企业要先转化自身的环境,让员工的潜能发挥出来,经济也才有更上一层楼的空间。但是,是不是环境让人才无法发挥?让人才都成不了人才?这才是更深层更根本的问题。
文章摘编如下:
“国科会”科学技术咨议会议中,产、官、学界均聚焦台湾人才危机。除了抨击台湾人才一代不如一代之外,也指出业界缺乏创意人才,缺乏勇于任事及带领公司方向的领导人才。甚至更进一步,将台湾产业无法升级转型归咎于台湾人才没有转型。看似言之成理,但是世事往往不如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观之,是环境的力量大?还是个人的力量大?举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有个东方人在自己国家常常闯红灯,到了欧美国家却开始遵守交通规则。为什么?因为人是环境的动物,有所谓“从众”,也就是采取和周遭人一致行动的天生倾向。旁观者往往将一个人的行为归诸当事者的性格问题,但对自己行动的解释却又做情境归因。以上发现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超过人所意识到的程度。
我们也观察到,同一个工作者,在A公司和B公司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表现。也因而本文不禁问道,究竟是新世代台湾人缺乏创意、怯于任事,还是这个环境根本不鼓励创意和勇于任事的行为?换言之,如果我们把一个看似没新想法又不想多承担责任的台湾人丢到美国硅谷,他会不会变成有新想法又勇于任事?这不无可能。
根据笔者观察美国和台湾企业的经验,两边企业文化的确不同。华人企业中,“威权领导”仍是主流,影响所及,许多部属不敢提出比上司更佳的想法,深怕损及上司面子。不少员工也不敢挺身承担高风险性的任务,深恐无法容错的企业文化反而将自己的仕途毁于一旦。很不幸的是,新想法和容错心态,都是创新或高绩效企业的“氧气”。这在美国硅谷是家常便饭,但在台湾工作者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企业栖身,则感恩不尽。
所以企业主在抱怨台湾人才难寻时,是否能够反躬自省自家企业文化有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创意和勇于任事?也因而笔者大力提倡,台湾企业要先转化自身的环境,让员工的潜能发挥出来,台湾经济也才有更上一层楼的空间。是的,台湾没人才,造就经济不佳。但是,是不是环境让人才无法发挥?让人才都成不了人才?这才是更深层更根本的问题。
台湾几十年前经济尚未起飞时,市场处于浑沌状态,许多创业家怀抱着理想一步一脚印建造起现在的企业王国。但是无可避免地,成长茁壮的企业往往会步上科层组织的路途。工作者在科层组织中感受到的是众多限制和不知为何努力的空虚感。如果企业领导人不能善用远见,以身作则,用热情带动员工,基本上创意和勇于任事这两种现象就会成为罕见之物。笔者常与业界经理人交流,发现这种情形颇为普遍。许多主管都感受到缺乏发挥空间,也难以从老板喊出的口号中感受到热情和力量。
我们也发现,当企业主虚怀若谷引进这种精神,他们也开始迈向一个崭新的方向。我们不知道的是,还有多少老板还是觉得是员工的问题,而不是公司的问题。只希望借由此篇文章,指出台湾人才荒的深层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企业的管理风格,帮助更多企业释放被压抑住的潜能。(周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