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报:"捐精"本是公益项目 为何在中国"变味"?
视频:广东捐精最高补贴将提至5000元 来源:广东卫视
中新网9月20日电 美国《侨报》日前刊文《谨防妖魔化“捐精” 》说,"捐精"这项出于人道主义目的问世的公益项目为何在中国有些变味?笔者以为,原因有二:其一,中国官方对此宣传有限。其二,长期以来,中国人对于相关话题比较避忌。其三,无后为大”,中国人非常重视子嗣的传承,如果公开“借精怀孕”,显然又触碰了传统伦理红线。
文章摘编如下:
近日,有关“捐精”传言甚嚣大陆网络世界,细究其真实性,不难发现有的内容明显夸大,有的则添油加醋。坊间之所以对此津津乐道,甚至不惜“妖魔化”,归根到底在于不了解。
根据公开资料,其实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议建立人类精子库,为上战场的士兵保存血脉。一百年后,有人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如今,“精子银行”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而中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建立了第一个精子库。
30年变迁,为何这项出于人道主义目的问世的公益项目在中国仍有些变味?笔者以为,原因有二:其一,中国官方对此宣传有限,无论是学校通用的教材,还是公开的媒体报道,均很少涉及这一话题。其二,长期以来,中国人对于相关话题比较避忌。含蓄内敛是中华民族的特性之一,涉及到“性”内容的不是被视为隐私话题。而且,中国古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人非常重视子嗣的传承,如果公开“借精怀孕”,显然又触碰了传统伦理红线。
然而,避而不谈并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中国妇联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育龄夫妇不孕不育发病比例达到八分之一,并呈逐年增加态势。这就意味着,社会对人工授精的需求也会有增无减。然而,中国各地精子库却纷纷传出告急的消息,江西、广州等地不惜重金悬赏,将捐精者的补助不断提升至千元以上。
令人担忧的是,在正规渠道捐精供不应求的当下,那些高龄夫妇在繁琐的程序和漫长的等待面前望而却步,继而转向安全和方法都存在隐忧的“捐精黑市”。这暴露出监管的缺失,且让这项“生命产业”有滑入“灰色地带”的危险。
随着人类科学进步,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横跨医疗救治和伦理道德的成果横空出世,从“献血”、“捐干细胞”到“捐精”、“捐献器官”等,要让这些科技成果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民,只有让普罗大众对其有科学的认知,人们才会积极支持和参与,才会让科技成果发挥最大社会效益和人道意义。(钟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