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报:台湾年轻人的世界缘何会变小?
中新网10月10日电 台湾《联合报》日前刊文说,台湾从20世纪90年代左右起,逐渐有了被动与主动的缩小意识,年轻人的世界变小了,有不得已也有心甘情愿的小理想,大人的世界不再那么可靠。当年轻人领的工资冻涨成为小轻薪时,年轻人怎么会不认同小清新?
文章摘编如下: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文明推崇大,有时崇尚小,通常城市文明在高度竞争与发展的阶段,一定是大字当道。大纽约的外号是大苹果,纽约的大,不只是地理空间人口的概念,也和城市性格和文化的本质相关。纽约一直是大大不满足的扩张型城市。
为什么有的城市会坚守大意识不肯变小,有的城市却愿意由大而小,我发现这和城市的自我认同的性别身分有关,城市的集体意识如果是阳性的,就会坚持要当大男人。但以小自居的城市则是阴性的,不怕当小女人,小京都叫起来很美,京都也是女人意识强的城市;小巴黎也讲究女人当家做主。从大与小可看出城市的性格和文化,也看得出人类对历史与时代的看法。
台湾从90年代左右起,逐渐有了被动与主动的缩小意识,尤其是台北,慢慢变成了小台北,也许是年轻人受卡尔维诺与村上春树的影响,90年代前文青的大论述逐渐转变成小命题。台湾日常生活中开始涌现各种小事物的小名:小清新、小时光、小宇宙、小日子、小旅行、小自由、小创业等等。
年轻人的世界变小了,有不得已也有心甘情愿的小理想,大人的世界不再那么可靠,曾经被当成大企业指标的面板与Dram两兆双星产业已是大钱坑。指责年轻人爱开小咖啡馆的大企业老板的公司频传跳楼事件,当年轻人领的工资冻涨成为小轻薪时,年轻人怎么会不认同小清新?
最近主张大破大立的杂志的一帮愤青,大嘲小讽了台湾小文青对小的迷恋,引发了笔者思考城市与文明的大小比一比,年轻人能大小通吃最好,最怕变成大小没得吃。(韩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