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世界对中国兴趣增强 莫言为诺奖注入新活力
视频:莫言:获诺奖是文学的胜利 来源:深圳卫视
中新网10月15日电 香港《大公报》13日刊文说,诺贝尔文学奖曾经就像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陀螺,欧美作家轮流登场,中国作家却长期被拒之门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日益密切,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学的兴趣也在日益增加。莫言获奖,说明诺贝尔文学奖在坚持公正原则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活力和新的生机。
文章摘编如下: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瑞典文学院的院士就承认:“我们日益感到,来自其它语言区,如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的压力,我们现在正在努力使自己能够胜任对这些国家文学水平的判断。”这说明,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一些明智的欧洲人特别是那些掌握着诺贝尔文学奖“命运”的人,已经意识到应该把目光转向东方了。应该放弃欧洲人的盲目优越感了。
中国作家长期被拒
莫言日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说明诺贝尔文学奖在坚持公正原则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活力和新的生机。笔者作为中国作协的一员,在为此感到高兴的同时,更多地是在思考两个“为什么”。首先,是为什么中国作家曾长期被拒之于诺贝尔文学奖之外。我还记得,内地文学界曾为此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和深入的思考。同仁们普遍认为尽管诺贝尔文学奖曾颁发给一些高深造诣的文学巨匠,如罗曼•罗兰、法朗士、萧伯纳、海明威等。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欣赏心理的干扰,使此奖项的标准变得模糊不清。毫不夸张地说,诺贝尔文学奖曾经就像一只以欧洲为中心的陀螺,欧美作家轮流登场,其它各大洲的作家只是偶尔光顾一次。
中国印象日益加深
笔者的第二个“为什么”就是为什么当代中国的作家却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据笔者所知,西方的传播媒介在预测诺奖获得者名单中也曾多次提到中国作家的名字,如巴金、沈从文、钱钟书、刘再复等。这说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日益密切,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兴趣,包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也在日益增加。人们需要了解中国,特别希望了解中国是在怎样的一种文化积淀上崛起和发展的。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密码,当然也是中国取得如此快速发展的生存之根。
正是因为这样,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文化产品包括中国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地被介绍到海外,也越来越得到世界人文领域的重视。与此同时,中国作家也越来越了解并开始掌握国际化语言,当他们把目光集中在人性和人的命运上时,中国文学作品就有了与人类沟通的共有桥梁。
中国文学需史诗化
莫言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在于他把自己的文学笔触深入到一个民族的精髓之中。其次,是他能够以一种普通人的目光和视角来回顾中国人的生存历程。而这些,恰恰是一个独立的文学作品最核心的内涵。
然而,依笔者管见,莫言在文学探索的道路上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这条路,就是中国文学作品的史诗化道路。从这点出发,笔者在祝贺莫言获奖的同时,也希望包括莫言在内的中国作家,能够摆脱纯粹属于个人的乡土情怀和家园意识,把自己的目光放得远些,更远些;把自己的根,扎得深些,更深些,让历史的脉搏融入个人的血脉。(秦晓鹰: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