蠵龟与玳瑁
近年有个颇为时兴的词语,曰“海龟派”。这与“鸳鸯戏水”说成“鸳鸯汽水”一样,其实是“海归派”,乃浸过咸水从海外归来的。都是美丽的误会。
在海南分界洲岛,我们果然见过海龟,也“戏”过海龟。在《山海经·东山经》提到此物:“又南水行五百里……其名曰深泽,其中多蠵龟。”《楚辞·招魂》也有“露鸡臛蠵”一语。据郭沫若解释谓“露鸡”是卤鸡,而“臛蠵”,就是红烧海龟。蠵龟又名海龟、大赤龟。头大嘴钩曲,躯干被有背腹两甲。背甲表面有主甲十五枚,缘甲二十五枚,里面有多块骨板,而脊骨及肋骨附之。四肢皆为叶状,每肢只一爪,尾短,体长达六尺,栖于海滨,捕食虾蟹小鱼或草。六七月间暮夜上岸,以后肢拨沙为穴产卵其中,又以沙覆之,每产卵六七十枚,利用太阳热力孵化。另一种是绿蠵龟,嘴短不为钩状,上颚之角质鞘仅呈锯齿状,而下颚的 锯齿才是坚的。“红烧海龟”大概是这种绿蠵龟,味美,相反,蠵龟的肉臭不可食。
和海龟相似的是玳瑁,或作瑇瑁。牠的背甲鳞片光滑很美,人们以它作为饰物、眼镜框或发夹。上颚钩曲被下颚,嘴形似鹦鹉。据应劭说:“蠵,大龟也。雄曰毒冒(玳瑁),雌曰觜蠵。”是否如此?未考,不过龟长寿是事实。《易·颐》:“舍尔灵龟,观我朶颐。”谓神灵明鉴之龟兆,能卜尔今世来生。词云:
甲纹如砌,身巨头尖细。拖小尾,泥涂曳。居停滨水养,食有鱼虾喂。初夏夜,沙滩产卵传宗继。 龟玳原同系,背壳殊矜贵。为饰物、修工艺,雕磨成靉靆,作夹堪簪髻。灵应兆,卜知汝此生来世。——调寄《千秋岁》
(摘编自《澳门日报》 文/冬春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