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文学无用有潜台词 莫言把中国故事讲到西方
北京时间12月11日凌晨,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隆重举行。0点16分许,中国作家莫言正式领取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并在随后参加了盛大的诺贝尔晚宴。图为莫言在诺贝尔晚宴上致辞。
中新网12月12日电 中国作家莫言11日在瑞典领取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海外华文媒体对此予以持续关注,针对莫言在致辞中称文学的伟大在于“没有用处”,有评论指出,莫言的话是有潜台词的,之所以说文学无用,是因为它并非实时见效,而是润物无声。亦有舆论认为,莫言的成就在于用朴实的乡土语言,将中国故事讲到西方,并获得跨越国界的认同。
把中国故事讲到西方 莫言致辞引发思考
香港《文汇报》文章《有用因无用 莫言胜万言》称,莫言在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晚宴上致辞,短短数语,引发世人深思文学价值,更深思世俗人间何谓“有用”。对于莫言称文学的伟大在于“没有用处”,北师大教授张清华表示,莫言的话是有潜台词的,之所以说文学无用,是因为它并非实时见效,而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看起来无用的文学,其实却又能滋育灵魂。
台湾《联合报》社论称,莫言的作品创造了一种可以承载丰富意象与奇情幻想的乡土语言,已知描绘了一个看来既亲切又陌生的“高密东北乡”,这是项了不起的文学成就。
文章称,莫言的小说,出入于写实与魔幻之间,呼应着国际文坛的浪潮,然而却又不仅只是片面模仿既有的技法,尤其关注故事与说故事的人的神奇关系,这方面,他也自有不容忽视,可以提供其它人借镜的成就。
日本《中文导报》文章《莫言把中国故事讲到西方殿堂》称,莫言的诺贝尔演讲,颇富诗意,穿插了大量他对母亲、亲戚、家乡的叙述和回忆,感人至深。有网络评论写道:“饥饿,苦难,人性是他演讲的主旨。他,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该报另一篇文章《为莫言完美讲诉中国记忆喝彩》称,面对着获奖后遭遇的“花朵、石块、污水”,莫言以平静的语调向世界讲诉了属于他个人、也属于中国的故事。莫言拒绝洋腔洋调,绝不班门弄斧,而是坚持“说故事人”的身份,在常人忽略的寻常故事中咀嚼出人生的滋味、提炼出思想的精华——这才是文学的力量。
勿错读艺术创作 华媒吁回归文学本位
台湾《联合报》社论称,诺贝尔奖对中国而言,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成就奖,而是凝聚了一百多年想望与挫折的投射焦点──要在国际上得到尊重与肯定的想望。我们衷心期待,争议是一时的,而文学带来的深沉感动与思考,可以更为长远,但愿争议尘嚣落下后,世人能够回归文学本位,认知莫言对于华文文学,乃至于世界文学的确实贡献。
日本《中文导报》文章称,诗人王久辛评论说:世界文明的标准不能没有中国文明的参与,包括思想、文化、艺术及文学的评价标准与体系。莫言的获奖,虽然不能说他已经参与了世界文明标准规则的建设,但最少他开始影响西方文明。也就是说,开始真正影响世界。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美国《星岛日报》社论称,用特定之尺来量度莫言的人,明显是忘记了文学是艺术,也忘记了他们要报道及谈论的是一个“文学奖”得主。思想情感是人类共通的,历来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因其感思深刻而突破种族和语言隔阂,获得跨越国界的认同。请让文学回归文学,强求作家负载任何指定的政治任务,都是对艺术创作的错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