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报:政治干预经济带来内忧 台湾何以解忧
中新网12月12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社论称,政治干预经济,让台湾陷入多层次不确定的氛围里。政治纷扰带给台湾社会最大的内忧就是社会安全机制的濒于破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若领导人只知营求短期效益,又从何解“忧”。人人有“忧”,这可以是动力,也可能更趋消极,端视领导人如何借力使力,勇于面对现实。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选出的年度字是“忧”,若放在大传统中观察,这是一个很具文化特色的选择,反映出知识分子关切天下的自觉意识,亦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西方媒体历年的年终回顾有十大新闻,日本则有选字活动。台湾媒体则两者兼顾,稍有历史感的还会按日选刊“历史上的今天”。回顾过往,也是一种自我疗愈的过程,而这正是小传统里的生活样态。
可惜在“忧”的相关报导中,对“忧”的解释,都倾向于以此理解台湾社会现实面的不满和无奈情绪,例如百物飞涨就是薪水不涨。在台湾当下的语境中,“忧”所承接的是过去几年的“乱”、“盼”、“淡”、“赞”。在年度即将更始之际总结,较诸此前“乱”、“盼”、“淡”、“赞”,“忧”似又有了一些深度,相对传达出对时间三态的关切,即对过去、当下、未来的关切。
台湾过往的一年看来不是很好,否则没有必要“忧”,也多少反映出对现实的评价。有“忧”必有烦恼;人对未来总是有盼望,且常活在盼望里;但过往的盼望若总不得落实,不确定感就会笼罩心头,当然有“忧”。从个人到整体社会,若真是有“忧”,严格讲,这是一个好现象,总比过去几年的“乱”而未见其止要好得多,较“淡”和“赞”一派故若无意状,或且乐今朝,在意态上也要严肃得多。
“忧”者,必有所厄,这是台湾近20年来政治乱象和意识形态陷于对立的必然。单就“民主”进程论,台湾具有相对优势;但悖论不小,其中又以民粹对民主的扭曲尤见严重。更严重的情况则是政治干预经济,认同错乱造成的对立和斗争,严重影响两岸发展进程,也让台湾陷入多层次不确定的氛围里。因政治不确定,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存在高度不确定感,无长远规划,任谁也无法看到前景。
台湾经济发展的局面,所以会在短短20几年当中,眼睁睁的看着韩国大步超前,正是政治严重干扰经济的结果。或谓这是台商出走所致,姑不论台商有无乡土情怀,但若非转型受挫,又何必出走,这才是结构性因素和病根所在。在全球化的竞争格局里,台湾出口替代的低价优势不再,又乏品牌创新或专利优势,若情势不变,在垂直分工中实难力争上游。
但台湾的政治不确定,又从何提供投资者充分的诱因从事转型工程,遑论会加码投资于未来、加码投资高风险的高科技和生化产业。台当局融资和租税优惠,反而助长厂商的依赖心理,相对降低对高新领域的投入,管理能力随之降低,也就注定会出现薪水不涨令人“忧”的局面。政治干扰经济,民粹扭曲民主的苦果,到头来还是由全民埋单。
政治纷扰带给台湾社会最大的内忧就是社会安全机制的濒于破产,健保和劳保受制于民粹无从变革,高房价和高失业率加剧贫富落差和相对剥削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若领导人只知营求短期效益,又从何解“忧”。人人有“忧”,这可以是动力,也可能更趋消极,端视领导人如何借力使力,勇于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