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媒总结习近平首访看点:放松 自然 从容 自信

2013年04月02日 11: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3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阐述中国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发展中俄关系的主张。  

  中新网4月2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日刊发文章解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首次出访,文章认为,中国新领导人在国际场合的放松、自然和从容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习近平公开讲话的语言使用,也代表了中国领导人对外交的新理解和新感觉。中国的新领导人对自己的信心都已经随着中国全面走入了世界,而变得更加贴近一个中国和世界完全交融的“新世界”。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和非洲国家的外交首访已经结束。作为新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外交“处子秀”,国际和国内媒体的追踪报道自然少不了。但细看习近平国家主席的此次连续八天的洲际外交行程,还是有不少看点可以让我们对中国新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未来走向有所期待。

  首先,中国新领导人在国际场合的放松、自然和从容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和在刚果国会的演讲,习近平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显得十分温和、放松和自如,在演讲中也加进了不少自己当场的思考和发挥。和底下听众的现场互动开始活跃和主动,实属难得。

  中西两种政治文化的不同要求,也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政治家的外在素养。今天,外表温和与敦厚的习近平能够在外交出访的公开环境下自如、从容而又能专注现场的活跃互动,已经开启中国首脑外交的一个新时代。

  这个时代并非是中国领导人刻意需要去模仿西方政治人物的形象,更不是为了博取媒体的注意,而是中国的新领导人对自己的职业和对自己的信心都已经随着中国全面走入了世界,而变得更加贴近一个中国和世界完全交融的“新世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领导人在公众场合的仪态、谈吐和肢体语言,透露出的是一个政治人物的“内心”。这个“内心”对他并不熟悉的世界和环境究竟是简单地摆甫士(“POSE”,即姿势)、完成任务一样去履行自己的使命,还是能够内心有快乐感地去享受自己在陌生的国度与媒体的聚焦中自己的工作?其中的区别非常大。

  在3月22至30日习近平一场接一场的外交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习近平主动通过一种心灵放松和思维放松的举动和语言来影响和他见面的人群。

  其次,习近平公开讲话的语言使用,也代表了中国领导人对外交的新理解和新感觉。

  外交活动,特别是首脑的外交活动,当然就是要做和人打交道的活动,但重点是去推销自己、影响别人。习近平这一路的讲话,套话少了,比喻多了;道理少了,个人的理解多了;“大论”少了,小故事多了。

  这种领袖外交与身体语言的设计,确实反映了习本人的理解和风格。那就是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不在说多说少,而在于用自己的理解去表达自己的看法,用自己的眼光去解释自己的国家的利益。

  这种在对外交流时开始追求个性化的努力,体现了习本人的务实与个性。习对中非关系的概括,中非关系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中非关系是“命运共同体”等说法非常生动。

  在金砖五国的峰会上,习近平告诉世界,金砖国家间的合作尽管还有各种问题,但真正的朋友“不畏山海之远”。只要志同道合、只要心气相连、只要彼此放眼未来,金砖国家间的合作一定能够促进世界经济更平衡、国际关系更多元、世界治理模式更有效。这样的讲话,明显给人更有远见的感觉。

  在今天的全球事务中,首脑外交占据着显赫的位置。特别是在大国外交中,首脑的风采、举止和眼光,更是展示大国的国际形象、演绎大国的人文底蕴和突显大国的国际责任的重要契机。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此次出访,一路走来、和风细雨,向世界传颂了习的声音和习的气场,在一个已经个性化社会的中国展示中国新领导人对外交的自我理解和发挥。

  一个乐于、并能快乐地向世界展示自我、展示个性和展示“气场”的中国领导人将预示着外交的调整和发展。

  外交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是需要注入领袖个人活力和影响力的工作,更是需要展示自我期待和气质秉性的工作。大国外交是领袖外交,领袖的眼光、思想和风采,永远是大国外交的坚实财富。习近平在访问中神态温和、放松和自然,国际思维朴素但又显示功力,面对公众和客人时神情热情、坚定而又活跃。

  希望习近平给中国外交注入的“个性”和“气场”,能够延续到每一位中国领导人。(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朱锋)

【编辑:吉翔】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