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媒:贪案迭出 马英九何以创巨痛深
资料图:马英九。中新社发 王东明 摄
中新网4月2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1日刊载社论指出,台湾政坛接二连三出现的贪腐事件使马英九陷入困境,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水至清则无鱼”,马英九不能要求他身边的人为自己的历史地位殆精竭虑;二是用人格局太小,无从吸引人才、网罗大才,无法带出人才汇流的正向发展。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近日最受关注的是马英九的亲信赖素如收贿事件,此一案件当然不是个案,而是台湾官商勾结和公职人员穿针引线的共犯结构,若非分赃不均,加上全案原就是“骗局”,要不很难揭露。赖素如和林益世的取贿手法几乎如出一辙,林益世出身地方派系,何以身为律师且系法学博士出身的赖素如会知法犯法?又孰令致之。
马英九有“创巨痛深”的感受,但下一步呢,又如何保住国民党主席的“地盘”?马英九若真有魄力,在林益世涉案之初,即应全面清查蓝营的官商网络,至少要能找到停损点。林益世、赖素如或李朝卿既已涉案,交由司法处理可也,但是不是有更多的未爆弹,又该如何处理;马英九在用人之初,可曾想过彼辈的价值观,可曾了解他们投身政治的想法。
马英九个人清廉绝无问题,但可曾试问身边人士何以养廉,如何克制私欲,再进一步问,马英九个人可以不沾锅,但又凭什么要求党内其他人士克制私欲。那些没有大位之想,也没有历史地位可追求的从政同志们,马英九又从何期待彼辈若圣人为。人要衣装,佛也要金装者即在此。
相信马英九绝未曾视“阿堵物”为草芥,但坚持要取之有道。水至清则无鱼,唯要能构成有机的生物链。相信鱼水之论的诸葛亮有很清楚的用人哲学,即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醉之以酒以观其性,临之以利以观其廉。马英九可曾就台湾的社会风习,了解个人的用人哲学有无缺失,传统的用人学还管用吗?
林益世和赖素如皆非无产者,且大有前途,所以未能养廉,或还存在对马英九的领导风格有疑虑,且视马英九反贪腐的“天条”若无物(这可能还包括在彼辈认知当中,有更大的贪腐,马英九明知而未处理者),对蓝营能否长期“执政”无信心,面对外界更大的诱惑即无从把持。这就是大危机。马英九可曾就生活面关切身边人士,特别是公职人员如何为“选民”服务的?
或谓马英九只知小圈圈用人,此论其实是隔靴搔痒,马英九就是因为缺乏班底,缺乏可以信得过的人,才会出现依草附木之徒,与圈圈大小无直接关联,而是未能建立人才库。这就是格局太小,无从吸引人才、网罗大才,无法带出人才汇流的正向发展。
“创巨痛深”只能形容马英九个人的直觉和感受,完全无济于贪腐造成的负面影响。且用人不在小圈圈或大圈圈,而在用人之后的考核有无落实,马英九也该想想如何找出何以“所用非人”,以及人才防腐工程的办法。
可以肯定马英九不会护短,林益世和赖素如的案子才可能办得下来,台湾的司法始能不分颜色。然而这些只是依法办事,只能惩前毖后,谈不上防患未然。马英九用了不少人才,这也值得肯定,但何以挡不住小圈圈内出现贪腐案件,可以检讨的空间当然很大。
马英九若要争取改革的历史地位,切不可因林、赖等涉案而迟疑,党主席当然要连任;当然还是要唯才是用,要德才兼备,但如何用人,如何规范人才于大用,如何找出、拆除未爆弹,这些都是马英九未来三年的严肃考验。